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寸跷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寸跷

分类:【中国民俗】

流行于顺平县及周围各县,因女角“拉花”脚踩四寸高的短跷而得名。相传清代乾隆年间,该县盛行的吹打乐“十番乐”,常于晚间在街头、场院演奏自娱。一些年轻人便合着乐曲的节奏,挥舞着乘凉的扇子、蝇帚、毛巾等,模仿小脚妇女走路的姿势,相互调笑取乐,后来又有人效仿高跷,在脚上绑上四寸高的短跷,走起来颠颠颤颤。久之,经丰富、提高,终于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冀中民间舞蹈。

寸跷组织称“会”,春节期间活动时要搭神棚,先在神棚前表演。每年腊月初起会,农历正月初五出会,二月二停会,历时约两个月。出会时先在本村,继而友好村庄相互邀请。本县西南的唐县青虚山上,有座天仙圣母庙,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五前后三天,周围一些县的舞队和群众都要进山朝奉。顺平寸跷照例每年前去进行朝奉演出。

寸跷由“老逗”、“老坐子”各一人,“挑趟”一人,“拉花”四人以上组成一个舞队,老逗和老坐子是核心角色,挑趟率领拉花群舞和歌唱,配合老逗和老坐子的双人舞。老逗扮如方巾丑,老坐子扮如青衣或彩旦,挑趟的扮如短打武生,头戴软罗帽,拉花的扮如花旦。老逗执蝇帚或布掸子,老坐子和拉花执扇、绢,挑趟执霸王鞭和毛巾。

寸跷表演分踩街和打场两种。前者列队行进,后者载歌载舞。打场的表演程序是:在器乐曲的伴奏下,由挑趟领队,老逗和老坐子殿后,拉花居中,全队起舞,各行当以各自特有的步法走队形图。每走一图毕,老逗与老坐子便进入场中表演双人舞。此时,挑趟与拉花便在两侧成竖队或半圆队形,原地扭唱,再以群舞走队形图,循环往复,直至会头挥小旗示意方止。

在寸跷的角色中,拉花的踩寸跷,自然显现出颠颤动律,老逗则用蹬颤步,老坐子用平颤步,挑趟用跳颤步。在表演中老逗屈膝、顺拐、伸脖、瞪眼,老坐子夹裆含胸。各角色既有特点,又相互协调。

寸跷的音乐由器乐曲(扭曲)和声乐曲(唱曲)两部分组成。乐队的海笛、小管子、笙、曲笛、龙头胡、云锣组成“文场”;“武场”采用戏曲锣鼓(坐鼓、大锣、大镲、小镲)。寸跷的器乐曲以海笛为主奏乐器,音色甜美、清亮,长于表演欢快的场面。常用队形图有二龙出水、双天门、大换过、剪子股、双卷花、双甩鞭、两扇门、双叉花、里卷帘、双月牙、双换过、外卷帘、倒剪股、双字、卷大山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1:3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