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寿山石雕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寿山石雕

分类:【传统文化】

福州著名的传统工艺品。出土的南朝墓葬文物中已有寿山“石猪”,其历史至少已有1500多年。寿山石雕以寿山石为原料,因石形色,巧运匠心,精雕细镂而成。寿山石质地脂润莹澈,斑斓多采,清朱彝尊有“天遣?宝生闽中”的赞叹。石的品种不下百余种。按石的产地可分田坑、水坑、山坑三大类,以田坑的“田黄”石为上品,称“石中之王”,价超黄金,清代御章多用此雕琢。石雕技法有圆雕、浮雕、镂雕、薄意、印钮五大类。有供作陈设观赏的,有作生活日用的,如花果、山水风景、人物、动物、文具、印章、烟具、花瓶等,产品千余种。畅销日本、东南亚、欧美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寿山石因其产于福州市北郊的寿山乡而得名。寿山石雕是福建雕刻艺术的奇葩,在福建乃至海内外的石雕工艺中久负盛名。寿山石种类很多,若以产地来分,大致有田坑、水坑、山坑三大类。田坑石因极稀少且石质最佳而成为名贵珍品。其石温润可爱,微透明或半透明,肌里隐隐可现萝卜丝状的细纹,颜色外浓而内渐淡,按其颜色可分为田黄、田红、田黑等品种。田黄最为珍贵而稀罕,它质韧而坚,色如枇杷,可与翠玉媲美,素有“石中之王”的美称。明清时期就已上供朝廷,因此民间很早就有“一两田黄三两金”的说法。水坑石,产于山溪水涧之中,以水晶冻、鱼脑冻、牛角冻、鲜草冻、天蓝冻为珍品。水坑石多呈透明状晶体,滋润雅洁、明泽如脂。山坑石埋于岩层夹缝之中,产量较多。其瑰丽多彩,亦是不可多得的雕刻石材。其中以芙蓉冻、杜陵坑为佳品。清代诗人朱彝尊因此有“天遣瑰宝生闽中”之句。总的说来,寿山石质地脂润,斑斓多彩,晶莹剔透,洁润而细腻,柔韧易攻,宜于各种人物、动物、花鸟鱼虫和印章的雕刻。一块料石中往往有红、白、黄、赭、青等数种颜色,相互交错成各种自然斑纹,绚丽多彩,令人赏心悦目。技艺高超的艺人往往根据寿山石不同的石质、纹理和天然色泽,或随石应变,因势造型;或因材施艺,因色取巧,顺其自然,掩其瑕疵,可谓费尽匠心。寿山石雕大致可分为圆雕、浮雕、矮雕、薄意、印纽、镶嵌等类型,其雕刻内容大致有人物、动物、山水风景、花果、花鸟鱼虫等。此外还有印章、烟具、文具、花瓶、图屏等,花色品种不下千余种。

寿山石雕佛手花果

现代考古发现,福州、连江等地的南朝墓葬中曾出土寿山石雕的卧猪模型,表明其雕刻年代至少在1500年前。唐代已用寿山石雕刻各种佛像、香炉和含珠等宗教用品。宋代由作坊刻制的各种寿山石俑如十二生肖俑等,在闽中福州、闽侯、连江等地的有关墓葬中常有发现。清代以来是寿山石雕的鼎盛期,许多精品多为宫廷和海内外著名的收藏机构以及私人收藏家所广泛收藏。近代寿山石雕各种艺术流派纷呈,雕刻技艺丰富多彩,其中以西门清和东门深两派最为著名。他们的雕刻技艺,为现代寿山石雕的发展进步奠定了基础。现代寿山石雕基本上还是以福州地区的雕刻艺人为主体,省市各级的工艺美术公司和其他有关机构集中了许多优秀的雕刻艺术家,还有一些雕刻艺人则独自操刀,自立门户。他们的作品广泛散存于海内外各地,许多精品或藏于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等著名收藏机构,或被重金收买流向海外。许多优秀作品还在海内外的博览会上屡获大奖,为福建民间传统工艺争得荣誉。寿山石雕已经成为一门独特和高雅的民间艺术,在海内外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近年来,在原福州郊区基础上成立的晋安区,加大了宣传和保护寿山石的工作力度。他们不但在寿山石的产地建立了寿山石文化村和艺术馆,划定保护范围,制止滥采滥挖,同时还积极参与申报国石的行动,使寿山石跻身中国名石的行列。

寿山石田黄鱼草方章

宋代寿山石雕―――玄武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2:5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