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封建官吏致仕制度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封建官吏致仕制度

分类:【传统文化】

我国封建社会官员的退休制度。致仕制度大约产生于春秋时期。春秋时代致仕的年龄是70岁,致仕以后,养老于学校,尊称为“三老五更”。以后历代都有类似的规定。对年老告归者,皇帝往往明令赐食俸若干,以为晚年享用,官以外的爵不因休官而削,依爵所食户租,依然享有。《汉书?韦贤传》:“丞相致仕自贤始”,说明韦贤以前退休的只是丞相以下的官吏,自韦贤始,除皇帝外的所有官吏都要退休。魏晋隋唐宋元规定官吏一般到70岁都要退休。为了提高封建政权的统治效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令“文武官年六十以上者,听致仕”(《明史?太祖记》),这个规定对于整饬吏治,加强中央集权起了很大作用。清官员退休一般称为“休致”。另外,对于翰林、太史官等文化官的致仕制度,各朝规定不一,如元规定“凡翰林、太史官不许致仕。”说明封建统治者充分认识到文人在统治中的作用。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0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