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山河堰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山河堰分类:【传统文化】 在汉中市北20公里,是西汉初年萧何、曹参为供给军食,灌溉农田相继修成的。原叫萧何堰,后讹传为“山河堰”。是汉中地区有史可查的最早的水利工程。三国时,诸葛亮驻军汉中,循迹增筑,至宋多次修复。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南郑县令晏袤作《修堰碑》今存汉中博物馆。山河堰即今褒惠渠的前身,其堰头在原萧曹祠西南侧百余步,石条砌成,遗迹宛然,该堰至今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作用。 位于市北20公里处。楚汉相争,粮草紧急,萧何、曹参在褒河中游修筑此堰,灌田种粮。原名萧何堰,后讹传为山河堰,为汉中地区史载最早的水利工程。三国时,诸葛亮驻军汉中,循迹增筑。至宋多次修复,光宗绍熙四年(1193),南郑县令晏袤作《修堰碑》,记修复河堰事,碑存汉中市博物馆内。1949年以来,多次对山河堰加长增固,更名为褒惠渠,渠源即在萧曹祠西南侧百余步处,以石条砌成,至今仍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