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山西旅游文化概况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山西旅游文化概况

分类:【传统文化】

山西简称“晋”,因春秋时期属晋地之故。又因地处太行山以西,而得名“山西”。战国时期赵、魏、韩又三分晋国,故别称“三晋”。山西省位于黄河以东的黄土高原地区,山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0%,主要山脉有:东部的太行山,西部的吕梁山,北部的恒山和五台山,南部的中条山。主要河流有黄河、汾河、滹沱河、桑干河、沁河和漳河。因地势较高,冬季寒冷,夏天酷热。每年的5-10月为最佳旅游季节。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从上古时期人类起源开始,历经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山西一直是人类活动的集中地带。山西南部发现的芮城西侯度文化,被认为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化遗址。对襄汾县丁村文化遗址的研究说明,早在10余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期,“丁村人”已在汾河中下游从事狩猎和采集活动。山西境内发现的原始时代的文化遗址,遍布各地,尤以晋南、晋东南、吕梁、晋西北更为稠密,除了西侯度文化、丁村文化之外,朔县的峙峪文化和广泛分布在黄河、汾河两岸的仰韶文化,都是闻名中外的。在氏族制度解体的最后一个历史阶段,山西南部在黄河流域的古老文化中的地位已相当突出。传说中的唐尧、虞舜、夏禹时代的都城均建于山西南部,即尧都平阳(临汾),舜都蒲板(永济),夏都安邑。春秋时期,山西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领地。战国初,分为韩、赵、魏三国,与秦、楚、齐、燕同为战国七雄。鲜卑族拓跋部建立北魏政权迁都平城(大同)后,促进了文化艺术的繁荣。到隋代,山西中部的太原城,是黄河流域仅次于长安和洛阳的第三大城市。北宋南宋期间,中国政治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山西地区的文化得到一定发展,文学创作和戏剧事业颇为繁荣,尤其是元杂剧,其发祥即在晋南一带,至今还存有金元时期的戏台遗迹。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山西人民同帝国主义和反动势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留下了许多革命遗迹、遗址。悠久的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全省有历史文化名城2座:大同和平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省级风景名胜区6个。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个。全省大体分为太原、大同、晋南、五台山四个旅游区。其中大同的云岗石窟、太原晋祠园林、五台山的佛教寺庙及晋南众多的文化遗址,都是省内有代表性的人文景观。其中,云岗石窟造像5.1万余尊,不仅是我国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由于位置的封闭性和地形地貌的独特性,使得山西民俗风情具有鲜明突出的地方色彩。山西著名的土特产,是汾酒、竹叶青和老陈醋,风味小吃以面食为主。山西铁路交通有京原线、石太线通往北京、上海、西安、包头等地。也辟有通往北京、天津、上海、广州、西安、延安、兰州、西宁、成都等地的航线。公路也密布全省。山西有三星级以上宾馆1家,二类以上旅行社15个。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山西的旅游业正在更上一层楼。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2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