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巴克西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巴克西分类:【地域文化】 维吾尔语把那些从事原始巫术活动的人称为巴克西。在察合台铁木尔时期, “巴克西” 一词还拥有 “秘书”、“老师”、“导师” 的含义。现今无论男女巫师均被称为巴克西。在民间, 关于巴克西的来源有很多种解释。有些人是接继其父母亲朋而成为巴克西的。有些人则是因被鬼神带走后成为巴克西的。根据巴克西们所述的最为普遍的理由, 多是因在院子、屋顶、果园或者在空房独住, 外出时遇到神鬼, 把他们带走, 并教授学问、动作、咒语等而变成巴克西的, 这样失踪几天后, 神鬼又会把他们送回原地。人们认为, 如果有神鬼叫自己, 或要带走自己时, 如不予理睬, 或者抵御的话, 就会变疯、聋、哑、跛子、瞎子等。所以在遇到此类情况时, 人们应顺从神鬼,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与此同时, 人们也找到了能够避免遇到鬼神的方法。即在身边带上弹丸、剪刀、刀子等; 在睡觉时, 枕头下压上刀具; 脖子上挂着护符、避邪珠; 睡觉点灯; 睡前念咒; 夜里不单独出门; 夜里有人敲门, 等第四声后再开门 (群众中有鬼神叫人不会超过三遍的说法); 点香, 用大蒜做伴, 家里备有 《古兰经》 等等。巴克西的职务主要是给人治病,其治病的方法多种多样, 有一定的共同性, 也有例外的情况。在现代, 巴克西们一般只是通过跳皮尔洪舞来为人们治病, 也即跳大神治病。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