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巴利学校教育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巴利学校教育分类:【文化精萃】 老挝佛寺教育之一种,曾为老挝的国民教育事业作过积极贡献。本世纪二十年代末由原老挝王国副王佩差拉倡导建立,1929年5月16日在万象市瓦翁德寺建立第一所“帕巴利耶第坦”学校。因巴利文为老挝佛教经典主要文字,后简称此类学校为“巴利学校”。三十年代起各地相继建立这种学校,至1949年全国已相当普遍。五十年代后因普通教育学校逐渐普及,巴利学校日渐减少,但在国民教育中有一定作用。学生主要是比丘,也有少数俗家子弟。教师由高僧担任,也聘请社会上有专科知识的人兼课。学生毕业后分别冠以“马哈”(摩诃)、“占”、“蒂”等尊称,表明学历。学制十年,分初等三年、中等三年、预科一年、高等三年。7月入学,次年4月放假,不分学期。课程主要有佛法(论)、僧戒(律)、巴利文、梵文、老挝古文、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外语(英、法语)。全国巴利学校由僧教育部长总负责,由总督学具体指导和监督。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