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帛画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帛画分类:【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画在丝织物上的图画。现存最早者,为湖南长沙战国楚墓中发现的三幅。从中可见我国以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绘画传统,从战国或更早时期就已经形成。此外,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出土帛画5件,其中一幅气功强身图解,为我国提供了古代医学史之重要资料。这些帛画,线条劲利,色彩鲜艳,艺术水平很高,代表我国2000多年前人物画水平。 中国画的一种。指古代以白色丝帛为材料的绘画。已发现的帛画主要为战国至汉代的作品。计有湖南长沙战国楚墓帛画3幅(其中1幅以文字为主,或称楚帛书);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彩绘帛画(旌幡)2幅;山东临沂金雀山汉墓出土彩绘帛画(旌幡)1幅;此外,甘肃武威汉墓也曾出土类似的旌幡。上述帛画均属随葬品,内容反映了当时引魂升天的观念。表现手法上,写实与装饰技巧相结合,线条舒展刚劲,色彩明快,显示出相当高的艺术水平。 中国古代画在丝织物上的图画。一般以流畅的墨线勾画人物等图象,并辅以明丽的色彩,富于装饰性。帛画不易保存,留存稀少。现存最古的湖南长沙战国楚墓出土的三幅帛画,是绘画史上最早的中国画幅实物遗存(详见“战国帛画”)。此外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墓陆续发现五幅,在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中发现一幅(详见“西汉帛画”);这些存世帛画,表现了古代人的生活和思想,显示了两千多年前我国绘画已达到相当高的艺术水平。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