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席帽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席帽分类:【传统文化】 宋代男子首服。其形似笠,用藤、草之类编织而成,轻而薄,戴以御雨雪。如用细色临制作,则称“毡帽”。于席帽前加全幅黑色纱罗,仅围其半,垂以隔风尘者,谓之“裁帽”或“大裁帽”。席帽、裁帽唐时已有,原为村夫山民之服,后文人亦喜戴用。宋代沿袭唐风,未有功名的文人外出时,多以席帽自随。北宋吴处厚《青箱杂记》载,李巽累举不第,乡人侮之曰:“李秀才应举,空去空回,知席帽甚时得离身。”李巽登第后,遗乡人诗:“为报乡闾亲戚道,如今席帽已离身。”后席帽、裁帽又为品官之服。南宋初,叶梦得在《石林燕语》中说,时中丞至御史,及六曹郎中,皆戴裁帽;非御史及自郎中而上,员外郎而下者,则皆戴席帽。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