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平赋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平赋书分类:【传统文化】 书名。唐朝李翱专门论述轻赋主张的著作。自建中元年实行两税改革至贞元八年(792)陆贽为相时,两税法已推行了12年,其间产生了许多弊端。于是反对两税法的人日渐增多。李翱的《平赋书》则是有关修改税法的建议书。以轻徭薄赋为指导思想,李翱在《平赋书》中极力主张恢复什一税,认为这是平均赋税负担,“公私皆足”的最佳税制。为此,他从主观愿望出发算了一笔细账,以展示什一税的美妙图景。但他的观点并不新颖,算法也较严重地脱离实际。因此,什一平赋之税只能是李翱的一种理想。尽管《平赋书》的建议本身毫无实际价值可言,但在《平赋书》的序言中,李翱却提出了一个值得称述的租税概念。向来儒家主张薄赋敛,大都从缓和封建政权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出发以稳定封建社会秩序,而李翱主张“轻敛”却纯粹以财政收入的角度考虑。认为重敛结果使劳动力流亡,土地无人耕种,即使劳动力不流亡,亦将使其劳动生产率低落,终至于减少生产,财政收入也就受其影响。反之,如采取轻敛政策,则劳动力不但不会流亡,已流亡者亦将回转家园,同时又可使生产积极性提高,在生产增长的基础上财政收入反可以大大增加。这就是“轻敛之得财愈多也”的原因。李翱将财政政策结合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来考虑,在古代思想家中却是很少有的见解。 轻徭薄赋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一贯思想,在中国历代的经济思想文献中,关于轻徭薄赋的议论简直成了老生常谈。但是,像李翱这种以“平赋”为名专门论述薄赋思想的著作,还是十分少见的。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