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广孝堂(郑氏家庙)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广孝堂(郑氏家庙)分类:【中国民俗】 位于宜兰县城旧东路内,其开台始祖为郑氏。建于1925年前后,郑氏后人郑腾辉、郑荣春等曾管理过此屋。此建筑为单座式三开间,屋顶为燕尾式,屋瓦为板瓦铺作的仰合瓦形式。正面两扇门两边各有五个格窗门,背向开四个窗户,明间二扇为砖砌“ ”字型花格窗,左右次间各一扇为砖砌直棂窗,外墙为砖砌承重墙。天花板为卷棚顶,通梁伸出檐柱,以硬挑斗拱支撑檐檩,侧面开一小门。由于此屋为本地匠师及其第二代完成,所以为研究宜兰本地匠师建筑手法的主要实物,惜现已被拆迁。其特点有三:第一,建材较为讲究,砖材来自台北,木料中用作木结构的均为坚硬如铁的乌心实木。屋顶上17支桁梁则为福州运去的杉木,檐柱为本地三貂石。第二,融闽南与潮州两种风格,如既有轻盈活泼的步口屋架、繁杂细腻的雕刻等闽南风味,又有沉稳庄重的殿内屋架、简朴的雕刻手法等潮州特点。特别于短形金柱、瓜柱及通梁等作法上,更显潮州手法。第三,木雕、石刻、泥塑、彩绘皆美。木雕如垂花上段斗及中段为八角形,下段雕花为圆形,雕刻线条简洁清晰、秀丽典雅;串拱刻有表情不一的螭虎图案,束椭及看椭刻有花鸟卷草图案,中龛以透雕及线雕组成垂花罩,图案中包括蟠虎、飞凤、双龙抢珠、人物、战马、草花、瓶等。石刻有步口廊石质圆形柱石质,以排弯分框为四面,内以剔地起突法雕刻卷草纹;殿内方形柱石质,四面亦以剔地起突法雕刻笔束、书册、卷草、走兽等。泥塑如正脊中央的云纹宝珠和虎边墀头童子塑像,都精美生动。彩绘如中龛边门上方的彩绘板,绘有一名穿西服戴礼帽、拄杖站立男子,与一名穿中服、席地而坐的牧羊老人对话,二人皆留有长须,看来都为老者,表情愉悦,似乎谈到高兴处。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