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分类:【传统文化】

位于中山三路红花岗。与黄花岗一样,都是陵、园相结合的纪念性公园。为纪念1927年广州起义死难的烈士而建,1957年竣工。面积26万平方米,正门前是绿草如茵的广场,竖立着大型花岗石雕烈士群像。照壁上镌刻周恩来手书园名。长167米、宽10米的墓道两旁,红花吐艳,翠柏长青,拥立着高大的步枪形纪念碑。墓冢为民族传统式,呈半球状,白石围墙上镌朱德题词。陵园东部建有人工湖,湖畔建有董必武题字的血祭轩辕亭,以及中朝、中苏人民血谊亭。西面有叶剑英纪念碑和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位于中山三路红花岗,是纪念1927年广州起义牺牲烈士而兴建的园林式的陵园。陵园规模宏大,坐北向南,总面积达26万平方米。陵园正门为两座黄色琉璃瓦顶的巨大门阙,镌刻着周恩来总理手书的“广州起义烈士陵园”8个贴金的大字。主墓道用花岗石板铺砌,两侧遍植青松翠柏,四季常青。沿着墓道往前走,便是起义纪念碑。纪念碑占地面积达2500平方米,造型由3块巨石和一支步枪组成。碑高45米,在巨石中,伸出一只强有力的巨手,紧紧握着一支步枪系着起义时使用的识别带――红布条,纪念碑正面有“广州起义纪念碑”贴金大字,系邓小平手书。3块巨石上还刻有4幅反映起义战斗场面的浮雕。由广州雕塑家尹积昌等设计。烈士墓包四周有用巨大的花岗石环筑的圆形护墙,直径48米、高6.2米,护墙各条石柱顶蹲着一只石狮,古朴庄严。墓包为青冢,绿草茵茵,寓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之意。墓包正面竖立一块特大的连州青石板,镌刻朱德于1955年敬书的“广州公社烈士陵园”8个大字。1987年又在墓包东面的围墙镌刻《广州起义碑记》,记述了广州起义的经过。过了陵园东边的人工湖中有一座方亭,亭南边悬挂着董必武为纪念烈士而题写的“血祭轩辕”横匾。再往东的山坡上,还有两座南北相向的纪念建筑:北面的是“中苏人民血谊亭”,南面的是“中朝人民血谊亭”。两组纪念建筑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支援我国革命的国际主义战士的敬仰和怀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为了纪念广州起义烈士英勇战斗的革命精神,决定在他们被杀害的地方兴建起义烈士陵园。陵园于1954年始建,1957年起义30周年时基本落成。1987年增建起义纪念碑。

该陵园于1962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