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庆吊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庆吊分类:【中国民俗】 喜庆场合,忌说不吉利的话,光挑“过年话”说。庆贺婚嫁,钱多用红纸包好,要背大褡子;去的客人,必以双数,不能去单数;主家送客人走时,要“压褡子”,即在客人褡子中放上成对的馒头、喜糖、喜烟等。庆贺生育,不能用竹篮盛礼物,以防“竹篮打水一场空”;主家送客,褡中放一把豆子,而不能放其他礼物,客人回家路上,遇到河流,便将豆粒倒入桥底。祝升官、迁居、分家、当兵、上大学,往往祝贺之外,还嘱咐几句,诸如“为人重要”、“不能丢老省爷们的脸”、“多长些心眼”、“常来信”之类。 参加丧葬,必须先学跪拜之礼,以免祭奠时连头也不会磕,被人笑话。俗谓“男儿田庄,女儿衣裳”,父母葬礼,兄长要给姐妹做白大褂子,因为铰?,又叫“?褂子”,搭头也是八尺、一丈的;女儿参加葬礼回家,要出村便哭,一遇见人便跪下磕一个头,叫“孝子的头,满街流”,据说,头磕得多,死者在阴间路就宽,直到自己庄前,便停止哭啼,将白大褂子脱下,夹在腋下回家。父母上坟,女儿还要备纸库纸扎,有“摇钱树”、纸人纸家具纸电视机电冰箱等等,提至墓前焚化。 如果是母亲去世,圆坟三天之后,儿子还要到姥娘家去“跪门”,叙说对母亲的不孝,请姥娘门上的亲友原谅。舅舅往往行使权力,教训教导一番。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