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廓孜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廓孜

分类:【中国民俗】

“廓孜”是一种船夫的娱乐歌舞。“廓”意为牛皮船,“孜”意为舞蹈,故也称“牛皮船舞”。此舞在曲水县的俊村和贡嘎县的甲竹林乡农巴村流行。

农巴村是山南地区惟一以渔业生产为主的村庄。渔民们过去每年要向旧地方政府支水上长途货运的差役,主要是运藏茶、食盐等。从拉萨东部的墨竹贡卡县运到山南桑日县的沃卡,有300多公里的水路。货运到后,船夫们将牛皮船背上,沿江步行返回到农巴村。每当去止贡时,船夫们背着牛皮船,把自己的羊毛藏被及生活用品均放在两个皮制大口袋里,驮在一只绵羊背上,越过昌果拉山和贵嘎拉山步行赶到止贡。每只牛皮船用4张牛皮做成,净重达30多公斤,这种重体力劳动,使船夫练就了一副强健的体魄。廓孜歌舞就表现了船夫们的坚强与耐力。

曲水县牛皮船舞(张鹰摄)

每当藏历年初三和望果节等吉祥的时日,船夫们就进行“廓孜”歌舞表演。据说过去西藏的船夫每年在拉萨聚在一起时,有时还背上牛皮船在高墙上进行表演。

“廓孜”歌舞的第一段叫“述道白”。由一位“阿热”道白。第二段叫“仲孜”,即野牛舞。开始船夫们站在后面一排,两名“阿热”在台前两侧。船夫们在“杂昂、杂昂、杂昂”的击船声中跳船夫舞,跳船夫舞的同时,“阿热”边跳边唱《祝歌》。第三段叫“挑哈达”。“阿热”唱《祝歌》并从藏袍里取出哈达,边跳边放在沙地上,船夫长来到台中,向前弯腰,用背着的牛皮船的右上角从地上挑起哈达。第四段唱《祝歌》,唱完后“阿热”领头向左、右、前方观众行礼后下场。

该舞由阿热的边唱边跳和船夫的击船舞结合而成。每次表演“廓牧”歌舞时,阿热只能唱两三首歌,唱多了伴舞的船夫们就会吃不消。“廓孜”的响声很特别:船夫们举双手把船扶住,一支船桨从船夫的腰背上面穿过,与背上的木制滑轮相击撞后发出响声。这响声一般在跳“果谐”舞中感受不到,它有一种人与自然顽强抗争的象征性特色。

阿热的基本舞步均取之于当地果谐,具有灵活多变、顿地为节的特点,而船夫们的“颤膝摆”等姿态,更具有“高原之舟”―――牦牛的特性。整个舞蹈铿锵有力、粗犷朴实。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5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