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弘忍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弘忍分类:【传统文化】 唐代僧人,旧时内江地区补锅匠所崇拜的行业神碉。禅宗第五祖。俗姓周,一说是蕲州黄梅(今属湖北)人,一说是浔阳(今江西九江)人。7岁时随道信禅师出家,受具足戒。后定居于黄梅双峰山东山寺,聚徒讲习,门人甚众,号“东山法门”。死后被唐代宗敕谥“大满禅师”。相传一人因几日饥馑,求助于弘忍,弘忍教其补锅技艺,但补过的锅总是漏,弘忍让其用泥糊抹止漏,所以后来内江地区补锅匠补锅时总用泥涂抹,并奉弘忍为补锅业的祖师,适时进行祭祀,一方面感谢高僧传技之恩,一方面求得神灵保佑本行业兴旺繁荣。 唐代僧人,禅宗第五祖。俗姓周,湖北黄梅人,生于隋朝仁寿元年(601)。7岁时从四祖道信出家,13岁正式剃度为僧。道信圆寂后继承法席并定居黄梅双峰山东山寺。门人甚众,时称“东山法门”。唐朝显庆五年(660),高宗遣使召其入京,弘忍固辞不赴,高宗乃送衣药到山供养。代宗时(763―729)谥为大满禅师。禅学从弘忍门下开始成为一大宗派。盛传其法者首推慧能与神秀。慧能宗《般若》开法于南方;神秀宗《楞枷》传禅于北方,成为南顿北渐二系禅学之首导。弘忍著作未见记载。 唐代高僧。俗姓周,湖北黄梅县人( 一说江西九江)。7岁出家,在道信门下。后受道信衣钵,继承法席。因其在黄梅双峰山东山寺,聚众说法,蔚为一派,故时人称其禅法为“东山法门”。禅宗奉为第五祖。弘忍的禅法要点有二:(1)“诸佛只是以心传心,达者印可,更无别法”(《宗镜录》卷97)。(2)奉“一行三昧”。“一行”者指“法界”一相,“三昧”为禅定之意,即以法界一相作为三昧的境界。据说,弘忍的禅学功夫达到了“缄口于是非之场,融心于色空之境”的程度。其门徒很多,及门弟子见于记载者约有25人。如玄颐、老安、神秀、智诜、惠能等,皆一代宗师,各化一方,使“东山法门”遍布全国。弘忍的著作,不见记载,有言论散存于《楞伽师资记》、《宗镜录》等书。弘忍时期,是菩提达摩所创立的中国禅学发展、过渡变革的时期。他死后,形成了“南能北秀”两大势力,后来惠能所代表的“南宗”代替了“北宗”,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正宗。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