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徐特立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徐特立

分类:【文化精萃】

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原名懋恂,字师陶,又名立华。湖南长沙人。早年受私塾教育。18岁始在家乡教蒙馆。1905年进宁乡速成师范学校学习,毕业后即与友人合办梨江高等小学堂。1906年任长沙周南女校、修业学校教师。领导过长沙私立学校师生反对“铁路国有”运动。后赴日本考察教育。创办湖南省教育刊物《周南教育》。为激发青年爱国革命热情,曾在时事讲演中断指血书,轰动一时。1911年积极推动长沙新军响应武昌起义,当选为湖南临时议会副议长。辛亥革命后,创办长沙师范学校、五美高级小学,亲任校长,又任湖南孤儿院院长,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湖南高等师范学堂教师。“五?四”运动后,在长沙投入反对封建军阀张敬尧的斗争。后到法国勤工俭学,进木兰省立公学、巴黎大学攻习法语和自然科学,并考察法国、比利时和德国的国民教育。1924年回国,大力宣传普及义务教育,兼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县立长沙第一师范学校和私立长沙女子师范学校三校校长,推行各种教育改革措施。北伐战争时期,参加了中国国民党,拥护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任长沙市党部工农部长、湖南省农民协会教育科长兼农村师范附设农民运动讲习所主任。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南昌起义,任革命委员会委员、第二十军第三师政治部主任、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农业委员会秘书。1928年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回国后,到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参加红色政权建设。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执行委员兼教育部长。创办中央列宁师范学校,兼任校长、教员,后又兼任苏维埃大学副校长。主持制定并颁布一系列教育法规,创办一批列宁小学、中学、师范学校,领导编订教材、培训师资、推行扫除文盲运动。1934年,57岁参加红军长征。到陕北后,历任陕甘宁边区教育厅长,边区参议会参议员。抗日战争时期,为第十八集团军高级参议,回长沙领导八路军驻湘办事处,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40年回延安,历任自然科学院院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兼教育教研室主任和党史资料室主任。为新教育学会理事长。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是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七、八届中共中央委员。其教育主张主要为:(1)教育事业系按一定社会形式培养一定人格,为一定社会服务并受整个社会制度的制约;革命教育事业是群众本位的人民教育事业;工农群众,妇女和各民族有受教育的权利。(2)政府要从中国国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办学,普及教育。(3)受教育者必须德、智、体全面发展。(4)党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自然科学,培养科技人才;科学教育与科学研究为经济建设服务,经济建设支持教育与科学的发展。(5)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师社会地位,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论著辑为《徐特立教育文集》、《徐特立文集》。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2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