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念尼卡哈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念尼卡哈分类:【中国民俗】 当新娘入了洞房,送亲的客人进屋后,主人一方面安排接待客人,一方面请阿訇给新郎新娘念“尼卡哈”。在堂屋正中设一张方桌,上方坐阿訇,左右坐证婚人和父母亲,地下铺毯子,新娘新郎跪或站在上面,聆听阿訇的教诲。阿訇宣读《古兰经》的有关章节,再用汉语作一番解释,大意是:结婚是成人的标志,是夫妇做人的开始,从此做人应尽种种责任。要严守教律,孝敬父母,待人谦虚,操持家务,奉公守法,上进求学等。然后阿訇面对证婚人问新娘:“你愿意嫁给他吗?”新娘如表示同意,阿訇就宣布:从今天起,你们二位正式结为夫妻。并希望新郎、新娘互敬互爱,白头到老。证婚仪式结束后,新郎、新娘准备入洞房时,教长或家长将早已准备好的糖果、红枣、核桃、花生等向新郎、新娘身上撒去,意为感谢真主赐给的良缘,祝新郎、新娘早生贵子,长生到老。有些地方新郎入洞房时,将喜枣、喜糖等撒向围观的群众,以表示喜庆的施舍,众人皆从地上抢着捡拾。回族把撒喜也叫“撒金豆”。撒喜之后,开始“耍新郎”:不让新郎随便进洞房,一般是在姐夫等人的保驾或掩护下,准备冲进洞房。如不慎被恭喜的人挡住了,要将锅底黑粉等往新郎脸上抹,直到抹成“黑包公”时才将新郎放进洞房。有些地方不耍新郎耍公婆,当新娘入洞房后,众乡亲把公婆簇拥到院子里,耳朵上挂两串红辣椒,头上戴上破草帽,脖子上挂一个铜钟,反穿皮袄,倒骑毛驴,在众人的逼迫下让公婆骑上毛驴转圈逗笑。回族群众认为“结婚三天没大小,不耍不热闹”。有些地方婚礼当天的晚饭由新娘做长面,以测试茶饭水平。吃过晚饭开始闹洞房,大家民主推荐一位能说会道、幽默风趣的人当司仪,出点子、串节目,新郎、新娘被迫表演夫妻共啃一块糖、说绕口令等各种节目。闹完洞房,新郎新娘要交换礼品。新郎给新娘送一个装着50元或100元的小红包,新娘给新郎送一个红布蛋蛋或“手帕”,表示夫妻恩爱,同甘共苦,永不分离。新郎还要问新娘有关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如答上,才能度蜜月,答不上新郎须再教授新娘,新娘必须乐于接受。第二天拂晓,新郎新娘要早起,新郎的嫂子将热水和汤瓶放在门口,让新娘新郎沐浴。吃罢早饭,新郎的奶奶和其他家人要领着新娘认婆家大小,有的地方新娘三天不出门,到第四天才开始认大小。认长辈时,新娘要长长地叫一声,长辈要响亮地答应一声,然后给新娘见面礼,以表心意。 念“尼卡哈” (石观达 摄)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