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忽必烈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忽必烈

分类:【传统文化】

元代皇帝,又称薛禅皇帝。成吉思汗孙,蒙哥汗(宪宗)弟。淳钓十三年(1253),进兵云南,灭大理而归。1259年攻宋之鄂州(今湖北武昌),得知蒙哥战死合州(今重庆合川)钓鱼城,乃撤兵北归。景定元年(1260)称汗,始建年号中统。其幼弟阿里不哥和他争位,经4年内战,忽必烈获胜。至元元年(1264),迁都燕京(后称大都,今之北京)。至元八年,(1271)定国号为元。随即对南宋全面进攻,至元十六年(1279)灭宋,统一中国。他“遵用汉法”,改革中央行政机构,全国确定行省制度,推行“以农桑为急务”之政策,促进各民族融合和发展。但因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沉重,人民起义斗争始终不绝。他除以武力镇压外,还提倡程朱理学,以加强思想统治。在位35年。

周良霄著。忽必烈是中国和蒙古族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顺应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完成了蒙古族从早期的游牧奴隶主制到中原封建主制的飞跃,创建了元朝,他的活动,对中国疆域的奠定和多民族大家庭的发展以及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都有巨大的影响。全书共十四章,内容包括:从成吉思汗到蒙哥、蒙古对北部中国的征服与统治、忽必烈即位前的活动与蒙哥的南征、为建立新王朝而斗争、元王朝制度的确立与元初政局、大都――大汗之城、灭亡南宋、大统一的元朝、与北边诸王的斗争、围绕阿合马展开的朝中政治斗争、在起伏的政潮后面、耄年的政治、对外侵略与人民的反抗斗争、忽必烈其人。作者充分肯定了忽必烈的政治抱负和历史功绩以及他纵横捭阖的政治权术,同时,也详细地分析了在他统治下的蒙古贵族、包目人及汉人官员间相互倾轧、争夺的政治升沉。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研究忽必烈的专著,同时也是探讨元朝政治史的一项重要成果。此书由吉林教育出版社于1986年8月出版。

亦作呼必赉,即元世祖,元代皇帝,蒙古族,成吉思汗孙,蒙哥汗弟。蒙哥死后,1260年即位于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至元元年(1264)平息弟阿里不哥之乱,后迁都燕京(后称大都,今北京),八年定国号为大元。同时进攻南宋,1279年灭宋,统一全中国。在其统治时期,结束数百年的南北对峙局面,加强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及对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管理,巩固和发展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上任用儒士,采用汉法,建行省制度,恢复中原封建秩序,加强中央集权。但由于把大量的土地和民户赐给蒙古贵族作领地食邑,内外战争不断,人民负担繁重,阶级压迫、民族压迫加剧,在其统治期间不断发生各族人民的起义。1294年死,成宗即位后,追谥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庙号世祖。

元朝的建立者,庙号世祖,蒙古语尊称为薛禅皇帝(secen-qahan)。藏文写作go-pe-la(忽必烈)或se-chen-gan(薛禅汗)。父为成吉思汗幼子拖雷,母为唆鲁禾帖尼,兄为宪宗蒙哥。宪宗元年(1251)忽必烈受命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参与经营吐蕃地方,与藏传佛教萨迦派教主八思巴初晤于六盘山。宪宗在吐蕃推行分封制,初获蔡巴派(《元史》作搽里八)辖区。阔端去世后,又从其子蒙哥都手中取得对萨迦的领有权。三年(1253)奉命征云南,穿过吐蕃东部地区,灭大理国。同年接受八思巴给予的萨迦派密续灌顶。次年,颁布令旨,保护萨迦教法及其寺院财产。六年(1256)建开平府(今内蒙古正蓝旗东),经营宫室。八年(1258),宪宗攻宋,受命领兵攻鄂州。次年宪宗死于合州之战。忽必烈在鄂州与宋议和,领兵北返。

1260年,在开平举行忽里台大会,即大汗位,建元中统。以八思巴为国师,授玉印。至元元年(1264)击败与其争夺大汗位的弟弟阿里不哥。进一步建政立制,设管理佛教与吐蕃事务的中央机构总制院,领之于国师。在吐蕃地方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分封制,以其第七子奥鲁赤为西平王,出镇吐蕃;建立驿站系统,实施括户,并命八思巴入吐蕃确立行政体制,完善乌思藏地区的千户、万户制度。六年(1269),八思巴制成蒙古新字(即八思巴字),忽必烈诏颁天下,用以译写一切文字。升八思巴为大宝法王,尊为帝师。八年(1271)建国号大元。次年,定都大都(今北京)。后举大兵南进,十三年(1276)灭宋。十六年(1279),命桑哥率军入吐蕃,处死萨迦本钦贡噶桑布,并改善驿传,驻军于吐蕃地方各要地。后平定了蒙古诸王的叛乱,又应萨迦派的请求,命将提兵入蕃,与萨迦地方武装一起击败止贡派与察合台后王联军的武装叛乱,安定了吐蕃地方的社会秩序。至元三十一年(1294)病逝,享年80岁,在位35年,有子11人。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2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