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戏剧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戏剧学分类:【地域文化】 小五明之一。研究歌舞、器乐演奏和表演技巧的一门综合学科。戏剧学理论的代表作为印度著名的文艺理论著作《舞论》,但未译为藏文。然而随着佛经的翻译和文艺理论的研究,有不少内容早已流传到西藏。如歌曲七音品,即: 六合(声如孔雀,表惊奇)、仙曲(声如黄牛,表神异)、绕地(声如山羊,表慈爱)、中令(声如鸿雁,表豪强)、五合(声如杜鹃,表欢娱)、奋志(声如骏马,表战阵)、近闻(声如巨象,表亲和); 舞蹈九姿态,即艳情、滑稽、悲悯、暴戾、英勇、恐怖、厌恶、奇异、平静;声乐十八分支,即表演者、舞蹈、大鼓、罐鼓、小鼓、大罐鼓、锣、单弦琵琶、单面罐鼓、铁钹、铜钹、三弦琵琶、圆鼓、饶钹伴奏、手鼓、合奏、琵琶、笛子。又如关于戏剧的味,《舞论》说道: “正如吃着不同作料烹调的食物,人们尝到了美味,获得了快乐,正常心情的观众为不同表演中的语言,形色和内心所表现的常情而欢乐”。康珠旦增却吉尼玛还在其《妙音语之游戏海》一书中扼要介绍了戏剧的承接55分支、进入16分支和性相36分支等。萨班?贡噶坚赞在其所著《智者入门》里将戏剧的九种味做了详尽的介绍和阐述; 他写的《乐论》是藏族的最早的一部音乐专著,论述了声乐、器乐、作词及演唱等。藏文古典戏剧文学作品有《龙喜记》、《世喜记》等。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藏戏,约起源于14、15世纪,经过逐渐演变出现了许多著名剧团和表现文学内容的剧目。八大藏戏广泛流传于西藏和甘、青、川、滇等藏族聚居地区,深受藏族人民的喜爱。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