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扬州评话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扬州评话分类:【传统文化】 流行于江苏北部和南京、镇江、上海一带的曲艺种类。又称扬州评词。关于它的起源,一说形成于明末清初,一说形成于清雍正、乾隆年间。盛于清乾隆年间。扬州评话用扬州方言说讲,只说不唱,艺术上以描写细致、细节丰富见长。表演时,桌上放着一把扇子和一块手帕,演员不时拿起,作为道具增加气氛;另有深色长方形醒木一块,演员常常在讲到关键处拿起击桌,醒木一击,满堂皆惊,既增加了气氛,也引起观众的更大兴趣。传统曲目很多,除了一些描写“市井小人物”的内容外,还有以反映历史故事、武侠神怪故事为内容的长篇书目,如《水浒》、《三国》、《七侠五义》、《西游记》等。扬州评话在发展过程中曾涌现出许多优秀艺人,当代有成就并颇有影响的是王少堂,他说讲的《武松》脍炙人口。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