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抓嘎拉哈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抓嘎拉哈

分类:【地域文化】

满族、锡伯族游艺活动。又叫抓“子儿”,是老少男女皆宜的游艺活动。玩法是在炕上铺上毡子,上面撒上“嘎拉哈”。抓时,将口袋和球向上抛起,趁此机去抓子,在球落到毡子上再蹦起来时接球。不得碰到别的“子儿”,碰到了无效。接球不能将手中的“子儿”砸出去,砸出去也无效。接不住球也无效。成功者将赢“子儿”放下,继续抛球抓子。如不成功,即为“坏了”,轮给下一人进行。玩时,往往分两伙,每伙2至4人,定出抓 “200子”或“240子”为满,进行对抗赛,先抓满者为赢。

也叫“抓子儿”。锡伯族老少皆喜好的文体活动。流传至今。有两种玩法,一是用“钱把头”(用十几个铜钱穿成一串)的,多是女人玩,后来缺铜钱而改为口袋。另一是用铅球的(也有用玉石球的)。成年男人都是用铅球,球有鸽子蛋大小。玩时炕上要铺上毡子,毡子有弹性,球落下能蹦起来。毡子上面撒上“嘎拉哈”。抓时将球向上抛起,趁此去抓一把,待球落到毡子上蹦起来时再去接球,不得碰到别的子儿。接球时不能把手中的子儿砸出去。接不住球则由另一人抓。抓时往往分成两伙比赛,一伙2―4人不等,是抓“200子”的或“240子”的事先讲好,哪伙先抓够为赢。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1: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