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拉手舞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拉手舞分类:【传统文化】 高山族民间歌舞。高山语称“马利库拉”。已流行台湾千余年。起舞时由一能歌善舞者在前领唱领舞,数十人或上百人携手同舞,多沿圈向左右环绕,或向圈心进退,分单排、双排、螺旋及龙摆尾等队形。有大、小拉手两种形式:大拉手与左右隔一人拉,成互相交叉连臂图案;小拉手与左右相傍人拉,成一字波纹线条;膝部颤动,有上步、撤步、抬腿、踏脚、前后甩、左右摆动臂部、晃手等。且歌且舞。歌词有颂扬祖先,民族英雄等。《北史?琉求传》中即有关于“拉手舞”的记载:“歌呼踏蹄。一人唱,众人和,音颇哀怨。扶女子上膊,摇手而舞。”至今仍流行于阿美、卑南、排湾等高山族支系中。 高山族舞蹈。流行于台湾高山族地区。是高山族舞蹈中最有代表性的舞蹈形式。其主要特征是拉手而舞,高山语为“马利库拉”。拉手舞历史悠久,《北史?流球传》和清代《台湾府志?番社风俗》均有记载。拉手舞多用于祈年、婚礼等喜庆活动。这种风俗习惯流传至今。每逢节日、婚礼、丰收等喜庆之日,高山族男女老少皆盛装欢跳拉手舞,常常通宵达旦,以至连续数日。青年人也经常通过跳拉手舞谈情择偶。舞者,有时全由女子或全由男子参加,从三五人到上百人不等。大家拉手成圈或成一横排,与相邻人拉手称“小拉手”,多用于一般场合;与相隔人在身前交错拉手称“大拉手”,一般出现于隆重场面。其动作以下肢步法变化为主,或踏足或跳跃,时而前进后退,时而左右移动。没有乐器伴奏。边唱边舞,一人领唱,众人相和或同声齐唱。内容多是歌颂祖先、庆贺丰收、赞美英雄,或即兴编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