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拉面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拉面

分类:【传统文化】

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族传统面食。流行于新疆大部地区。其做法是:将生面团揉得恰到好处,再拉扯成织毛衣用的签子般粗细的长条,放入锅中煮熟,捞入冷水中稍浸,即可盛入盘中就着炒菜食用。拉面讲究甩拉,一般是将碗口粗的面棒拉成无数条签状细丝,面棒越拉越长,膀子越伸越长,上下甩动,高过人头,低过膝下,双手不断重迭面丝,用力甩拉。技术精堪的面点师能一次拉出十几个人吃的面丝。冷拉面是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在喜庆节日时经常食用的面食,也是他们热情款待客人的佳品。长长的拉面丝,表达了民族友谊的情深意长。

回、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喜欢吃的一种面食。流行于甘肃、新疆等地区。亦称“拉条子”、“扯面”。其做法是:将小麦面和好、轧软、擀薄,切成条状,用手拉抻,上下甩动,高过人头,低过膝下。不断重迭面丝,用力甩拉,将面拉成又细又长的细丝,下入锅中煮熟,捞出即成,热吃、冷吃均可。现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流行有拉面,如牛肉拉面、鸡丝拉肉等多种。

又称拉条子, 维吾尔语称来格曼, 是维吾尔族传统美食之一。拉面的做法在家庭和食堂里不尽相同。家庭里是剂子拉面, 将和好的面团先揪成剂子醒20分钟左右, 然后逐剂拉制。拉制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用双手抓住剂子两端用力抻拉成条后, 再对折继续抻拉, 反复几次待面条成细条状后,下 锅煮熟即成。二是将搓成食指粗抹上清油 (少许) 盘成螺旋形的面剂醒20分钟左右, 再逐条用双手搓两三个来回,之后打折抻拉成直径约3毫米粗细的面条入锅煮熟即成。食堂的拉面则是大把子拉面, 具体做法是先将面团搓成粗条, 双手抓住两端抻甩, 面团上下飞舞, 待反复抻甩多次后, 再按照剂子面的手法拉制, 直到将面团变成面条为止。拉面食用方法也有多种, 最常见的是将面条辅以过油肉、鸡蛋炒西红柿、辣子炒羊肉片、芥菜炒肉丝等菜肴一起食用。

将精粉用水和好,水温要求冬热、夏冷、春秋温,适当搁一点碱面和食盐。面和好后饧一段时间,然后顺筋摔条,对折抻拉,每对折一次称为一扣,七扣左右叫大拉面,九扣以上叫“龙须面”。太原面食店的宋国胜师傅用一块三斤重的面团在案板上轻揉数下,而后抖动双臂,左遛右转,转眼间面条腾空飞舞,似玉带乘风,仅用1分多钟时间,拉抻12扣,共4092根,细若银丝,令食者和观者叫绝。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4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