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五苓散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五苓散

祛湿剂之一。出自《伤寒论》。猪苓45克、泽泻75克、白术45克、茯苓45克、桂枝30克。为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或水煎灌服。马、牛150~250克;猪、羊30~50克。功能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主治外有表证,内停水湿的痰饮、水肿、泄泻、小便不利等证。方中重用泽泻,渗湿利水,直达膀胱,为主药;茯苓、猪苓淡渗利水,以增强蠲饮之功,为辅药;白术健脾燥湿,以助运化水湿,为佐药;桂枝既外解太阳之表,又温化膀胱之气,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同发挥行水化气、解表健脾的功用。
本方有良好的利尿效果,可促进水肿吸收。对泄泻、水肿、小便不利等,均可运用。但多以肉桂易桂枝。本方减桂枝,名四苓散(《明医指掌》),治小便不利,泄泻;加茵陈,名茵陈五苓散(《金匮要略》),主治湿热黄疸;本方合平胃散,名胃苓汤(《丹溪心法》),主治湿滞伤食、肚腹胀满、泄泻、小便不利。

五苓散

《伤寒论》方。由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组成。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主治水湿内停,症见水肿,泄泻,小便不利;或兼有表证,头痛发热,烦渴欲饮,水入即吐;及痰饮,症见脐下动悸,吐涎沫,头眩,短气而咳。

五苓散

出自《伤寒论》,由猪苓9克泽泻15克白术9克茯苓9克桂枝6克组成。上药研细为散,每服6克,或作汤剂水煎服。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之功。主治:
❶外有表证,内停水湿,头痛发热,烦渴欲饮,或水入即吐,小便不利,苔白,脉浮。
❷水湿内停,水肿,泄泻,小便不利,以及霍乱吐泻等。
❸痰饮,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或短气而咳者。

五苓散powder of five drugs contain poria

中兽医学方剂名。出自《伤寒论》。由猪苓、茯苓、泽泻、白术、桂枝组成的散剂。功效化气利水,健脾除湿。主治水湿内停所致的尿不利、水肿、泄泻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