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新仪象法要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新仪象法要

分类:【文化精萃】

介绍古代天文观测仪器的重要著作。北宋苏颂等撰于哲宗元钓八年至绍圣三年(1093―1096)。全书三卷。分别详细介绍天文仪器浑仪、浑象和水运仪象台的设计和制作情况。尤为可贵的是,书中附有这三种仪器的全图、分图、详图60多幅,图中绘有机械零件150多种。这些图纸的表达方式与近代机械制图法虽有许多不同之处,但一点一线严谨精密,均附有文字说明,清晰地描绘出极为复杂的仪器结构。中国历史博物馆陈列过两台巨型天文仪器――浑仪和浑象的模型,就是据此书的文字和附图复制的。书中还阐述了对一些天文仪器使用的见解,如提出克服圭表表端的影子因日光散射而模糊不清的方法。该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珍贵的机械设计图纸,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天文学发展史的珍贵史料。

我国古代天文仪器制造名著。北宋苏颂撰,成书于宋哲宗绍圣初年。又名《绍圣仪象法要》、《仪象法纂》。有星图、浑仪图、浑象图、水运仪象图60多种,其中5幅星图系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星图,结构图为我国现存最古机械图纸。据此书记载得知,近代机械钟表关键性部件“锚状擒纵器”系我国发明,水运浑象可谓世界天文钟直接祖先。

中国古代天文仪器水运仪象台的设计说明书。北宋天文学家苏颂撰。成书于宋神宗绍圣初年(约公元1094~1096年)。本书又曾用名《绍圣仪象法要》、《仪象法纂》等。今通行各本都源出于南宋乾道壬辰(公元1172年)施元之刻本,共三卷。通行本中以《守山阁丛书》刊本为善。《新仪象法要》一书图文并茂、内容丰富。书首有苏颂《进仪象状》一篇,报告造水运仪象台的缘起、经过和它与前代类似仪器相比的特点等。正文以图为主,介绍水运仪象台总体和各部结构。各图附有文字说明。卷上介绍浑仪,有图17种。卷中介绍浑象,除5种结构图外,另有星图2种5幅,四时昏晓中星图9种。卷下则介绍水运仪象台总体、台内各原动、传动机械、报时机构等,共图23种,附别本作法图4种。其中还有唯一一段不带图的文字,即“仪象运水法”说明,讲述利用水力带动整个仪象台运转的过程。总计全书共有图60种。《新仪象法要》一书内容,不仅使我们知道水运仪象台这个巨大发明的具体结构,而且还能清楚地使我们了解我国在公元11世纪多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与成就。如书中的多幅机械插图是我国现存的最古的机械图纸,它采用了透视和示意的画法。经复原研究发现图中的一点一线都有根据,与书中所记尺寸数字准确相符。又如通过研究书中关于水力运转机械中枢轮系统装置及报时机械装置,发现近代机械表中控制快慢使走速均匀的关键部件锚状擒纵器是中国创造发明的。另外还发现,水运仪象台中的水运浑象是世界天文钟的“直接祖先”,同时也是近代天象仪的“祖先”。这些方面的发明西方比我国要晚3~6个多世纪。《新仪象法要》就整体内容来看,是一部我国现存的最早、最详尽的天文仪器专著。另外该书卷中所载的星图,同样也显示出它的珍贵价值,它除了体现我国古代星座的早期传统外,又赋予它以科学的性质,即不仅据最新实测数据而绘,并标有赤道、上下规与宿度线,而且在世界上率先采用正圆柱投影和极方位等距投影的画法来表达球面形象,这比西方麦卡托第一次采用此画法绘出地图来,要早近5个世纪。英国学者李约瑟对此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欧洲在文艺复兴以前,可以和中国天图制图传统相提并论的东西,可以说很少,甚至简直就没有。”《新仪象法要》星图是我国最早的完整的科学星图,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详细的科学星图。

又名《绍圣仪象法要》、《仪象法纂》。天文仪器著作。北宋苏颂撰。3卷。本书为水运仪象台的说明书。现传各本均源于南宋乾道八年(1172)施元之刻本。书首《进仪象状》报告造水运仪象台的缘起、经过及与前代同类仪器之比较。卷上为浑仪说明,卷中为浑象说明,卷下为仪象台总体结构、原动及传动装置、报时机构的说明,共绘图60种(包括星图11种),采用透视和示意画法,并标注名称以描绘机件,是为中国现存最早的机械图纸。据近人王振铎研究,图中一点一线都有根据,与书中所记尺寸数字完全相符。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水力运转天文仪器的专著,反映了当时中国的天文学和机械制造水平。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