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日光浴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日光浴分类:【传统文化】 利用太阳光照射身体,进行锻炼或防治慢性病的养生习俗之一。全国城乡普遍流行。据文献记载,公元6世纪,梁陶弘景首创日光浴养生。阳光中的红外线能透过表皮到深组织,使照射部位组织温度升高,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提高免疫能力。紫外线为最强的光谱,能促进血液循环、人体物质代谢过程,使骨骼正常发育。阳光是天然的消毒剂之一,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各种微生物会迅速失去活力。日光浴最好在室外进行。可照射全身,也可照射局部。姿势或卧或坐。时间长短,因人而异,循序渐进,适应刺激。练时用白毛巾、草帽遮头并戴墨镜,以保护头部和眼睛。日光浴时间,因季节不同有异。夏天在上午7―10时,下午4―6时进行,冬天在1 1―13时,温度不低于摄氏18度为宜。开始用5分钟,逐渐增加到1―2小时。场所应选清洁、平坦、干燥处,绿化区最佳,不宜在沥青地面或靠近石墙处进行,以免中毒和辐射热太高.损害身体。头痛、心慌、恶心、全身不适时暂停。日光浴能防治体弱、营养不良、贫血、失眠、关节炎、皮肤病、小儿缺钙等慢性病。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