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李训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李训

分类:【文化精萃】

唐大臣。宋公垂,初名仲言。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西北)人。出身世家,前大臣李逢吉侄。擢进士第,曾为河阳节度使掌书令。大和八年(834),因得郑注及宦官王守澄等人推荐,受文宗重用,并进一步与郑注等结为党援,贬斥李德裕、李宗闵等人的旧党,为文宗策划“太平之策”,声称欲得天下太平,“应首除宦官,次收复河湟,次收复河北”。不久任翰林学士,旋迁礼部侍郎,同平章事。大和九年(835)支持文宗杀死宦官陈弘志、王守澄。继又与郑注合谋彻底铲除宦官集团,企图以左金吾卫石榴树上有甘露为名,诱宦官仇士良等往观,谋加诛杀。因所伏甲兵暴露,事败,训匆忙出逃,匿于终南山,被捉处死。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甘露之变”。新旧唐书有传。

唐朝大臣。字子垂。初名仲言,字子训。陕西成纪 (今甘肃秦安) 人。擢进士第,补太学助教。因与郑注友善,经王守澄推荐于文宗。太和八年 (834),迁周易博士、兼翰林侍讲学士。每进讲至宦官专权,必感愤激切,与文宗心正合。遂任而不疑,其待遇无人能比。次年七月,进翰林学士、兵部郎中、知制诰,居中倚重,实行宰相事。宦官陈弘志毒死宪宗,文宗切齿痛恨,至此,被杖杀于青泥驿。又擢王守澄为观军容使,夺其军权,寻赐鸩死。贬宦官杨承和于笙州、韦元素于象州、王践言于恩州,不久,又追赐三人死。元和逆党几尽。李训与郑注相联结,大权在握,刻意去恶,得到文宗的倾力支持。太和九年(835) 十一月,谋诛宦官,仇士良发党有变,急回宫劫文宗。事败,逃往终南山,依僧宗密。宗密欲匿李训,其徒不可。乃奔凤翔,为镇遏使宋楚所杀。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2: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