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柳开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柳开

分类:【传统文化】

北宋散文家。因慕韩、柳为古文,自名肩愈,字绍元。后改名开,字仲涂,著书自号东郊野夫,又号补亡先生。大名(今属河北省)人。开宝六年(973)进士,补宋州司寇参军。太平兴国(976―984)中,擢右赞善大夫,后拜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雍熙二年(985)贬上蔡令,徙全州。淳化初,移知桂州,复贬复州团练副使。其后,相继知滁、环、?、曹、邢、代、沂等州。咸平四年(1001)徙沧州,道病而卒。柳开喜谈论经义,关心时事。真宗初即位,曾上言“若守旧规,斯未尽善。能立新法,乃显神机”。主张对外镇抚益州,结交甘、凉。牵制契丹;对内严明军纪,赏罚分明,裁汰冗吏,进忠直之士,鉴于宋初文坛受晚唐五代风气影响,他与穆修等人积极倡导韩、柳古文,力图恢复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道。在文道关系上,强调“文恶辞之华于理,不恶理之华于辞”,因而其文不免“辞涩言苦”,缺乏韩文的磅礴,柳文的透辟。今集中所佳,大抵表、疏、论、序一类。其诗亦因文字生硬艰涩,缺乏感人力量。其文学主张与实践虽未能扭转宋初文坛风气,但却是欧阳修、王安石等诗文革新的先声。有《河东先生集》十五卷。

北宋散文家。原名肩愈,后因以韩愈、柳宗元的继承者自居,改名为开,将其字绍先亦改为仲涂,意为“将开古圣贤之道于时也”(《补亡先生传》);号东郊野夫、补亡先生。大名(今属河北省)人。开宝年间进士,官至官殿中侍御史。宋初,晚唐五代浮靡的文风仍有发展趋势。柳开举起了复古主义的大旗,以继承韩柳古文传统为己任,与“唯声病忌讳为切”的文风相抗衡。柳开对于宋初古文运动的功绩,多在于理论上,其核心乃是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他以为“吾之道,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道;吾之文,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文也”;并强调道与文之间的主次关系,“文恶辞之华于理,不恶理之华于辞也。”他所提倡的古文,乃是一种“古其理,高其意,随言长短,应变作制,同古人之行事”之文。在古文创作的实践上,柳开略显不足,不仅未能“随言长短”,得心应手,而且尚有“辞涩言苦”之不足。柳开的古文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宋初浮靡的文风。但其文论的核心部分,则有忽视文学自身特性的弊病,完全把散文当作封建伦理道德的运载工具,甚至退回到孔子“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以前。所以,其理论的开创意义不大,其创作实践有明显的枯涩之病,成就远远低于同时的王禹?。有《河东先生集》传世。

北宋散文家。初名肩愈,字绍先,后更名开,字仲涂,以自寓能“开圣道之涂”之意。自号东郊野夫、补亡先生。河北大名(今河北大名东北)人,祖籍河东。少有胆识,好韩愈、柳宗元之文,以复兴古道、述作经典自命。开宝六年(973)进士。太宗灭北汉,他随同督运八州军粮。后历知常、润、贝州。雍熙北伐失败,他上书愿赴边从军效死,遂命知宁边军。真宗即位,知代州,葺城备战,上书呼吁重视对西夏防务,省职官,减虚费。咸平二年(999),辽大举攻宋,他上书请真宗亲征,愿为前驱。迁知沧州,道病而卒。生平慕扬雄、王通之为人,称赞扬雄“能言圣人之辞,能明圣人之道”,并以此自期,宣称:“吾之道,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道;吾之文,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文也。”但其文章过于质朴,未免艰涩,成就不高,影响有限。然而转移五代以来骈偶浅弱之风,倡导宋代古文运动,实为宋代第一人,是王禹?、欧阳修之先导。诗仅存4首,七绝《塞上》是传世的名作。著有《河东先生集》。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3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