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青春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青春李大钊著。原载1916年9月1日《新青年》第2卷第1号,后收入《李大钊选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和《李大钊文集》(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这是五四以前革命民主主义的一篇宣言书。李大钊以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系统地阐述了对宇宙、对人生、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看法,歌颂了积极进取的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提出了“青春”的即革命民主主义的宇宙观、人生观和伦理观。认为个人、国家、民族,都是青春常在的,其发展过程即是“青春之进程”,人的一生应充满青春的活力,负起自己对于国家、民族的责任。他指出,吾中华民族“今后之能否立于世界,不在白首中国之苟延残喘,而在青春中国之投胎复活”。他坚信通过青年一代的努力“再造”, “白首之中国”一定会再生为“青春之中国”。为此,他劝导青年“不可厌‘今’而徒回思‘过去’,梦想‘将来’,以耗误‘现在’的努力。又不可以‘今’境自足,毫不拿出‘现在’的努力,谋‘将来’的发展。宜善用‘今’,以努力为‘将来’之创造”。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