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桂林宝积岩洞穴遗址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桂林宝积岩洞穴遗址分类:【地域文化】 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位于桂林市广西师范大学附中校园内的宝积岩洞穴中。1979年区博物馆正式发掘。洞内原生堆积分三层:第一层是石钟乳盖板,厚约10~25厘米;第二层是灰黄色胶结土,含石灰岩角砾、化石、石器等,厚约20~100厘米;第三层为黄色亚粘土,厚约70厘米。共出土两枚人牙化石、较多的哺乳动物肢骨、牙齿化石和12件打制石器。据研究,宝积岩人牙齿化石已无原始特征,属晚期智人,与共生的更新世晚期典型的“大熊猫一剑齿象”动物群的年代相吻合。宝积岩的打制石器均系石英粗砂岩所制,器形有石核、砍砸器、刮削器等。其共同特点是:石器都为砾石所制,一般以砾石的自然面为台面,以单向加工锤击法为主,集中对器的周边或一端进行打击,器型个体不大。与百色盆地的打制石器相比,虽然其打制方法有相同的因素,但宝积岩打制石器个体显得较小,似乎显示出时代早晚的差别。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