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水仙操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水仙操分类:【传统文化】 汉代流传的琴曲。托名为先秦著名琴师伯牙所作。东汉蔡邕《琴操》曾著录,并介绍其题材来源: 著名琴师伯牙从师成连学琴三年,终未将自己的情感与演奏融为一体。成连告诉他,欲学“移人之情”,还需至蓬莱山向其师方子春求教。师徒二人同至蓬莱,结果成连托言寻师,一去不返,留伯牙一人在岛上与松风海涛作伴。此时,伯牙才领悟到老师的苦心,原是要他从大自然的千变万化中来体会音乐的奥妙,懂得“移情”的道理。于是他援琴创作了此曲。曲成之后,成连便驶船带他归回。从此,伯牙琴艺大进,终于成为享誉一时的著名琴家。《水仙操》表现的可能就是模拟自然声响从而在蓬莱仙境中拥水浪以成仙的境界。说明至迟在东汉时人们已经认识到音乐创作应取法于自然的道理,反映出中国古代新的审美观念。这首琴曲后代有流传或拟作,宋刘?《彭城集》中《斫冰词》有句云:“凭君与制《水仙操》,传入湘灵宝瑟弹。”可知宋代还有据此而改编的瑟曲流传。 琴曲。又名[秋塞吟]、[搔首问天]。曲意据《琴操》中伯牙学琴的故事:伯牙学琴3年,未能尽其妙,老师把他带到蓬莱山上,留他一人在那里领略海水汨没?澌之声,以及山林?寞,群鸟悲号的气氛,于是恍然大悟,作《水仙操》,成为天下妙手。谱初见于清代《五知斋琴谱》,注明传自金陵琴派,“时腔非古调也。”曲调“缠绵幽咽,顿挫悠扬”,“逸韵冷然,摹神之作。”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