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沙田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沙田分类:【传统文化】 汉族民间一种特殊耕作方法,流行于甘肃兰州附近农村,相传始于明代。当地因黄土高原雨量稀少,肥料缺乏,土质极差,旱则板结,涝则碱出。民间针对这些不利因素,因地制宜地创造了“沙田”耕作法。方法是:将土地疏松平整妥当,然后从远处挖深穴取湿沙,均匀铺于田中,约六、七寸厚。若种粮食作物,则分垄疏沙下种籽于土中,再将沙覆平。种瓜类或烟草等经济作物,还需在沙上再铺一层卵石,以增强保熵抗旱能力。此法虽极费劳力,难于耕作,但因所铺之沙取自上古时代河床,含腐植质甚丰,颇具肥力,且能阻挡日光直射土地,防止水份蒸发,故无论旱涝,皆有收成。每铺沙一次可耕作三十年左右,过期沙层肥效丧失,再换铺新沙。著名的白兰瓜、醉瓜等皆产自沙田。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