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火功疗法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火功疗法分类:【地域文化】 采用经过加工泡制的药枝,点燃熄灭明火后,用两层牛皮纸包裹熨灸患者身体一定部位或穴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火功药用材料取追骨风、牛耳风、过山香、大钻、五味藤、吹风散等药枝条一截,长约15~20厘米。晒干后,用生姜、大葱、毛蒌、两面针、黄柏、防已加入白酒浸泡,七天后取出晒干备用。常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腹痛、久泄、胃下垂、瘰疠等症,每天施灸一次。 是土家族民间医生用来治疗某些疾病的一种方法,作用快,疗效满意,独具一格,深受患者欢迎。使用方法:令病人显露患部,将浸泡好的药酒倒入碗中,药量根据病情而定,少则50毫升,多则200毫升,用火烧燃碗中之药酒,这时医生用右手伸入药碗中取出酒火,速将手中之火焰在患部及周围烫、摸、揉、拍、打,并以左手助之。反复取火烫、摸、揉、拍、打约15分钟左右,每日一次,患者治疗一次后就感患部舒适轻快,疼痛减轻。一般用一两次就可见到明显效果。若不间断地用3~7次,轻者可痊愈,重者1~3年不复发。本疗法以治疗风气病为主,适用于风湿麻木、骨风、半边风等。本疗法的作用机理可能是给皮肤直接加温使汗窍舒张松开,使药物经皮肤毛孔透达病处,再加上揉、烫、拍、打能驱除风寒湿气,达到行血气、舒筋止痛之功。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