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爱弥儿和儿童服饰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爱弥儿和儿童服饰

分类:【风俗文化】

1762年,法国著名作家卢梭发表著名的教育哲理小说《爱弥儿》。作者为了阐述他的理想社会中的公民教育,设想了一个叫“爱弥儿”的人,描写了孤儿“爱弥儿”从出生到结婚,进入社会受教育的全过程。借助这部书,卢梭探讨了教育的实质与功用。他认为教育能恢复人的天性,提出教育要“顺乎天性”,让人的本性避免社会偏见和恶习的影响而得到自然的发展。

在这本书里,卢梭还最先提出了有关童装的基本想法。长久以来,西方的儿童并没有专门的服装,小孩的衣服可以说就是大人服装样式的缩小版。细而紧的躯干、宽而大的裙子、高高扎起来的发型、高跟鞋――这就是小女孩的服装。男孩子则穿紧身背心、短裤和绉领的衬衫。与大人装一样,童装也有阶级之分。在《爱弥儿》中对于这种现象,曾经有过强烈的批判,他极端反对这种违反小孩身体发育,并且带有阶级意识的童装。而对于传统的陋习,如西欧人有把新生儿用棉斗篷包裹再紧紧系上带子的习惯,卢梭也发出了警告,他说: “胎儿有 ‘从像线球一样蜷缩之麻痹状态解放手脚’ 的必要,颜色明朗、轻快,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使身躯自由活动的,才是“最适合小孩穿着的衣服”。当时的母亲往往叱责女儿“衣服穿得就像是乡下人一样”,对于这一点,卢梭也持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应该批判的,是那种用鲸须(紧身胸衣)把腰勒得紧紧的服装。

在卢梭思想的影响下,从18世纪末至19世纪时起,西方的童装终于脱离成人领域而独立成型。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