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分类:【传统文化】

“父子”是五伦之一。但在中国古代文献中,这种人伦关系都是无神论的。父亲必须“严”,母亲则是“爱”,没有人会说:“我爱我的父亲。”在旧的家长制社会里,父亲代表统治者,儿子则代表着被统治的对象。此外,只有长子才有资格在新年时与父亲一起去祖坟祭祀祖先。

父子上朝

常可以看到父子身穿朝服,父亲戴官帽,儿子戴状元帽的图画。这样的画表示“父子同上朝廷。”

即父亲。古代对男子的尊称,本义不是父亲,而是父系氏族社会中司大的长者。帝王对大臣中某些功高位重者,多尊称为父,如西周的吕尚、春秋的管仲、战国的范睢与吕不韦、楚汉相争时的范增等,都被当时的帝王尊称为“尚父”、“仲父”、“亚父”。今仍有使用,如“父老兄弟”的父,即是对年长者的尊称。大约到周代,父才成为父亲的别称。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