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番薯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番薯

分类:【中国民俗】

福建多丘陵山地和沙地,每年台风频繁,风灾严重,水稻种植深受影响。由于番薯具有不畏瘠土和风害、易于种植且生产期短,产量高等优点,因此很快就成为各地重要的粮食来源之一。在旧时干旱饥荒的年代,番薯因此不知救过多少贫穷百姓的性命,因而被人们视为救命的粮草。鲜薯可以生吃或蒸煮、烤食,可以掺和大米或单独煮食,同时可以加工成干薯片或薯米以备长期食用。鲜薯收成季节,农民一般在留下部分鲜薯以供数月之食后,余下的都要将之切成薄片晒干成为干薯片,或推成薯条丝状,晒干为薯米。福州民间戏称干薯片为“番薯钱”。由于鲜薯富含氨基酸等物质,虽为粗粮,但长期食用者依然身强力壮,体魄健康。连城等地的红心地瓜干是有名的闽西“八大干”之一,成为现代人的休闲食品。此外,鲜薯还可以加工成薯粉,将鲜薯切磨成薯渣,经过沉淀,白色淀粉就是番薯粉,薯渣可以人食或猪食。薯粉可以佐餐或制成各种风味小吃,如以薯粉拌海蛏可以煮成味道鲜美的滑蛏汤等。鲜薯还可以用来酿酒,家喻户晓的地瓜烧因其价格低廉而曾是乡村农民常喝的一种白酒。

在山区的居民以番薯为主食,大米和麦粉辅之。在收薯后吃鲜薯,平时吃薯干(丝),或以杂粮、南瓜掺煮少量大米,以喂小孩或待客。也有以玉米、高粱为主食的。将玉米、高粱磨成粉,与米粉煮成糊,俗称“六谷糊”。在山区农忙时要加“接力”(点心),下午3时左右进食,大都是粉干、索面、玉米羹、饼之类。散居于海岛渔乡的人民,多于涂田山地种植番薯。大部分以番薯为主食,大米辅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粮食生产的迅速发展,逐步改变了以往的主食结构。目前,基本与宁波和绍兴农区相同,大多数人以大米为主食。

洗淀粉(叶劲草摄)

番薯收获季节,家家户户晒番薯干。冬至过后,则以番薯干饭为主食,杂以高粱饼、南瓜粥、麦碎饭、荞麦糊等。另外,将番薯生刨成丝后,以清水浸洗,经沉淀后取出其淀粉晒干,可用来制成薯粉丝,乡间农民多用作点心。番薯切成条晒干,炒后,既香又脆,叫“番薯片”。将小番薯烧熟,切片晒干,叫“番薯枣”。山民上山下田也随带充饥,还可作土礼品赠送亲友。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2:4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