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白云观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白云观分类:【传统文化】 道教著名宫观。在今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外。为道教全真派著名丛林之一。创建于唐代开元二十七年(739),原名“天长观”。金代重建,改称“太极宫”。元太祖成吉思汗十九年(1224),长春真人丘处机西游归来,住持于此,改称“长春宫”。丘处机在此广收门徒,开坛演戒,阐扬全真派教法,贵盛一时。此后,长春宫便被全真派教徒尊为“祖庭”,成为北方道教中心。明代洪武二十七年(1394)毁于兵火,后就其下院白云观加以扩建,即今之白云观。现存建筑为清代重建,规模宏丽壮观,由几进四合院组成。主要殿堂分布于中轴线上,其布局类似佛寺建筑,内有丘处机塑像及其埋骨处。藏经阁中珍藏明代版本《正统道藏》一部。白云观现为中国道教协会会址。 在北京市西便门外滨河路。始建于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金元明清历代屡次修葺扩建,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年间重修。原名天长观,成吉思汗十九年(公元1224年)丘处机任本观住持,更名长春观。1227年丘处机病故,翌年尹志平“乃易其宫之东甲第为观,号曰白云”,始称白云观。观坐北朝南,观前有木牌楼一座,为四柱七楼。牌楼后为石狮和山门。中轴线上有灵官殿、 玉皇殿、老律堂(七真殿)、丘祖殿、四御殿等建筑。丘祖殿内塑丘处机塑像,像下埋葬其遗骨。藏经楼内藏有明正统年间所刻的一部道藏经,共计5350卷,是研究道教的珍贵文献。另有“玉石老子像”一尊及清道光年间摹刻的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钏?榈睦献拥赖戮?淌?日涔笪奈铩9勰诼ジ笸だ龋?尾畲砺洌?婺:甏螅?挥??暗澜倘?娴谝淮粤帧薄O治?泄?澜绦?崴?诘亍</p> 道教宫观。在北京西便门外滨河路是道教全真派第一大丛林,三大祖庭之一。始建于唐开元二十七年 (739),原名六长观,金改名太极宫,元改称长春宫,明洪武二十七年 (1394) 改今名。观以道教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七大弟子之一的丘处机而闻名于世。丘处机号曰长春真人,是全真派中龙门派的始祖,金、元两代倍受尊宠,元世祖封他为 “长春全德神化明应主教真君”,曾应成吉思汗之诏 “西行万里,谒大汗与中亚”,颇受敬重,封为国师。清乾隆帝曾题联褒誉他是“万古长生,不用餐霞求秘诀。一言止杀,始知济世有奇功。”元太祖成吉思汗十九年(1224)安置长春真人于此,直到去世。现存宫观为清代重建,规模宏大,由多组四合院组成。主要殿堂建在中轴线上,有牌楼、山门、灵官殿、玉皇殿、老律堂(即七真殿)、丘祖殿、四御殿、戒台和云集山房等。丘祖殿建在元处顺堂旧址上,供奉丘处机,殿中的 “瘿钵” 下就是丘处机遗蜕所藏之处。四御殿为楼阁式两层建筑,上为三清阁,收藏有明正统年间刊刻的《道藏》一部。道观最后为云集园,又名小蓬莱,亭台轩榭,假山错落,花香树茂,十分幽静。观内存有历代碑刻多通,是珍贵的历史文物。中国道教协会现设观内。 白 云 观 位于西便门外。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建,历代多次修葺,现有建筑多为清代遗物。原名天长观,金代改名太极宫,元代著名道士长春真人邱处机居此,改名长春宫,后更今名。坐北朝南,由数进四合院组成。中轴线上有山门、灵官殿、玉皇殿、老律堂、邱祖殿、四御殿等建筑;西有八仙、吕祖、元君、文昌、元辰等殿;东有南极、雷祖、真武等殿。玉皇殿内供奉昊天玉皇大帝像,老律堂供奉明代彩塑全真派七真人像。邱祖殿供奉邱处机像,并葬有邱之遗骨,为全观中心建筑。观北部建花园,名云集园,园内有云集山房、戒台、退居楼、友鹤亭、妙香亭等建筑。规模宏大,号为道教全真派第一丛林。观内尚存有明刻道藏、石刻等珍贵文物。 位于西林后路100弄8号(旧址方斜路林荫路口)。曾为上海市道教协会所在地。清光绪八年(1882),道士徐志成所募建,名“雷祖殿”。十二年,扩建斗姆殿、客堂和斋堂。十四年,增建藏经阁,以“北京白云观下院”的名义,请得明正统道藏8000余卷,由海路运沪,为不忘继宗之意,更名为“海上白云观”,简称白云观,同年定为十方丛林。十九年,扩建三清殿、吕祖殿、邱祖殿,并在日晖港潘家木桥南首购得土地,作为十方道众羽化的坟地。次年,三清殿供有七尊明铸镏金铜像。其中五尊天将为站像,各高170厘米,云带飘逸,法相庄严;两尊天师站像,高175厘米,仪态端庄,面容慈祥。另有真武大帝坐像一尊,高131厘米。光绪二十五年又建玉皇阁及东、西厅,规模为上海道观之最。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