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白节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白节分类:【地域文化】 蒙古族春节的古称。蒙古族崇尚白色,以白色为伊始,称岁首正月为白月,春节遂有是称。起源于元代。每逢此节,大汗和他疆土上的所有臣民,都依照惯例穿白袍。藩部向大汗进献礼物也以白为吉,敬献白马、白驼、白象以及金银珠宝,喇嘛教传入,要献白色哈达。民间也互赠白色礼物。节日前要包内外大清扫,准备丰盛的奶食、肉食、面食,要立灯笼标。节日夜里,要在庭院里祭祀祖先(称“土列食连”),燃起篝火,呼着祖先的称呼,将肉、酒、布缕投入火中烧掉。人们尽兴玩乐。初一凌晨要换上节日盛装,向长者敬酒、献哈达、叩节祝福。并带上礼物骑马去给至亲拜年。 蒙古族春节的古称。该族以白为吉,故把夏历正月叫做 “白月” 。节前人们宰杀当年饲养的公羊,备几坛好酒和各种奶制品,然后开始 “调马” 。除夕,合家在蒙古包中央席地而坐,耍 “嘎拉卡”(羊骨头) ,听艺人说书或谈笑取乐。午夜举行团年宴,围着火炉吃饺子,向长老敬“辞岁酒” 。初一清晨,人们穿上新制的蒙古袍,男女三五成群,奔向 “浩特” (村镇) 串蒙古包。串包时,要先给长辈叩头祝福,然后向平辈贺年问好。按常规由主人的女婿向客人敬酒,习惯上每敬必饮。有的还边歌边舞,并利用串包机会赛马。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