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交杯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交杯亦称“合卺”、“交杯酒”,是中国古代男女婚姻中流行的传统习俗。“交杯”是由“合卺”演变而来的。“合卺” 始兴于周代。“卺” 是匏瓜,民间俗称 “苦葫芦”,味苦不可食。周代礼制,新婚夫妇婚礼之时,将一只卺剖成两半,新郎、新娘各执一半,其中盛装苦酒,各自对饮完毕,取意是喝了这些苦酒,夫妇婚后患难与共,同甘共苦,同时示意妻子、丈夫二人“合二为一”。其次,“匏” 又是古代八音乐器中的一种,人们赋予“匏”以音韵调和之意,所以,婚礼上“合卺”无疑意味着新婚夫妇两口子今后应协调和睦,互敬互爱,永结琴瑟之好。到了两宋时期,“合卺”逐渐被饮交杯酒所取代。史书称: “用两盏以彩结连之,互饮一盏,谓之‘交杯’。饮讫,掷盏并花冠子于床下,盏一仰一合,俗云大吉,则众喜贺。”(《东京梦华录》)宋代交杯是用彩线拴连起来,以此象征新婚佳人联成一体,仍有古代“合卺” 之味。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