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祭床公床母的习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祭床公床母的习俗分类:【风俗文化】 汉族民间信仰各种神碉,冥冥之中的神无所不在,小到一家一户的供睡眠的床也有神。宋代以来,不论宫廷或民间都相信有床公床母。这一对神的职责是保佑房帏,凡夫妇安寝、妇女生育、儿童康健,他们都管。 婚礼中,不少地方婚前“安床”后,当夜要拜过床母,因床母是守护生儿的床神。行婚礼时,明清人就有同拜床公床母的节目。这自然是希望床公床母保佑新婚夫妻生活和谐,姻缘美满。床公床母的神位更多的是设于产妇房中,孕妇临产时,须祭过床公床母,企望他们保佑母子平安。 江苏靖江县至今仍流传临产时由婆婆在媳妇房内敬床公床婆菩萨的习俗。拜法是,设案桌,供纸马,点香烛,然后叩头作揖,请床公床婆保佑媳妇快开“产门”,顺胎生养。有的地方是孩子出生后再祭,如北京旧俗,小孩生后第三天,即“洗三”的日子,用缸炉、蛋糕来祭。 床母是照护小孩之神,她还庇护小儿的成长。漳州人每逢初一、十五日,在床上罗列饭菜敬她,称之 “婆者母”。潮州则叫 “公婆母”,生了小孩的母亲要设“公婆母”神位(以插着焚香的粗瓷碗作象征)。供奉跪拜时,在床上将这只碗置放于装满草灰的圆形竹器里,碗前供两副筷子,摆上鸡、鸭、肉、蛋等,碗的旁边点着她出嫁时作“嫁妆”带来的豆油锡灯,母亲抱小儿朝之跪拜。拜毕,将“公婆母”(碗)放于床下(作为公婆母的住地)。小孩拜公婆母须到15岁 “出花园”(一种成年礼) 才结束。杭州等地也有小儿夜啼不止,随时祭床公床母的习俗。 宋杨循吉诗有“买糖迎灶君,酌水祀床公”句,可见祭床公床母的习俗已有很长的历史。《清嘉录》载: 荐茶酒糕果于寝室,以祀床神,云祈终岁安寝。俗呼床神为床公、床婆。杨循吉《除夜杂咏》云:“酌水祀床公。”盖今俗犹以酒祀床母,而以茶祀床公,谓母嗜酒,公癖茶,谓之“男茶女酒”。而魏 《钱塘县志》亦载除夕用茶酒果饼祀床神,以祈安寝。杭俗祭床神以上元后一日,品用煎饼。 这段记载颇有意思,竟将床公床婆的嗜癖也考察出来了。 床公床母是何许人也?有说是周文王夫妇,因为相传文王有100个儿子。大名鼎鼎的周文王竟屈尊为床公,岂不冤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