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祭鲁班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祭鲁班分类:【传统文化】 旧时汉族民间职业风俗。又称“祭祖师”。流行于今青海民和、大通两回族土族自治县和乐都、湟中、平安等县以及西宁市。相传农历三月初五为鲁班忌辰,故每年此日民间工匠集会祭祀,以求先师保佑。行业兴旺,生计日隆。祭祀前由各地的木匠、铁匠、石匠、银匠、画匠等五匠,按传统惯例,共筹资金,购买香、表、烛、油、时馐等供品及猪、羊等牺牲;祭祀时供奉用木头雕成的鲁班先师牌位,牌位前陈巨灯8盏,空悬纱灯4台,寓四象八封之意。用大盘供馒头10个,酒一碗,茶一杯,猪头一个(叫“豚容”)、白纸卷(叫“卷白”)6筒、黄纸卷(叫“卷黄”) 6筒,猪肝一碟(叫“炙肝”)。香炉燃起巨束香瓣,由主祭官主祭,陪祭官行三拜九叩礼,伏读祭文。祭毕,众匠人欢聚一堂,进酒食,并表示各献技艺,携手并进。然后各交“祭祀份子”而散。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