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禹贡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禹贡分类:【传统文化】 《尚书?夏书》中一篇。我国最古老的地理著作之一。多以为成书于战国,记述当时我国的地理情况。用自然分区法分全国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间有导山、导水。专论山岳河流,开古代地学分区域、分部类研究之先声。黄河流域水道、山岳、土壤、物产、贡赋等记述较详,最后概述甸、侯、绥、要、荒五服,科学价值很高。后世研究《禹贡》的书很多,宋人程大昌《禹贡论》及《禹贡山川地理图》、傅寅《禹贡说断》等较著名。清人故渭《禹贡锥指》系总结性著作,广征博引,逐句加注,订正前人谬误。书首有图47幅。 《禹贡》是《尚书》中的一篇,作者不详,大约成书于战国时代。全篇1200字左右,由九州、导山、导水、五服四部分组成。九州主要依据名山大川和海洋的自然界划,分全国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每州记述山川、湖泽、土壤、植被、田赋、特产和运输路线等,并进行对比,是中国早期区域地理著作。导山记述20余座山岳,并归纳成几条自西向东的脉络。导水记述河流9条,是中国早期的水系著作。五服反映了作者大统一思想。《禹贡》对后代的影响很大,如《汉书?地理志》、《水经注》、唐宋以下许多地理专著,都以它作为论述的根据。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