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秘道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秘道分类:【传统文化】 从老子和孔子时代起,有教养的中国上层阶级,从整体上来说,就主要注重于当时当地的社会生活,而不是其它虚幻世界。然而,与这种理性主义的研究同时存在的还有一些古老的信仰。这些信仰与天文、地理、医药、占 卜、神谕、秘教等密切相联。儒家与道家都以“认识自我”作为本体论伦理学的一部分。“灵魂的结合”对神话派和丹鼎派都起着指导的作用。从道士淮南子(公元前179-122年) 时起,道教和各个秘密派别就遍布全国,儒家也有一部分进入了这个不断增殖的体系之中。 “天地皆本于人心”,这句话是理解中国人对彼岸世界态度的钥匙,它在中国历史上曾反复不断地出现。在后期儒家中,发展到将真诚的自我联想作为丧仪与祖先崇拜中的一个环节。“通过禁食与对死者生前生活的冥想,专注入迷地回想着死者的音容形貌,举哀者可以进入一种精神颠狂状态,这时他甚至可以看见他的父亲并听到他的声音”(理查德.威廉语)。总之,很难说这究竟是一种仪式性的行为呢,还是真实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 一个秘教的成员在履行仪式 孔子对于死后生活的态度是不明确的,他仅仅只将祖先崇拜看作一个任务,这实际上隐含着某种比较自由的思想,他对其留有很大余地,避免触及它。但是,许多中国人不满足于这种简单的鬼神崇拜,试图寻找与鬼神有更紧密地联系。各种秘密的或神秘的宗教,就展现了这个领域中的十分丰富的实践活动。在政治动乱年代,例如义和团造反时,充斥着这种秘密宗教活动。又如“胡干爷”崇拜,“胡”指“狐”,据说他能医治疾病,并且能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危难时提供帮助。后来还有“?”宗教,这个名字本身就表明它是一种以慈悲为本的宗教,至今在东南亚还有它的信徒。 白莲教 直到本世纪三十年代,中国还有许多这样的秘密团体。其中有些团体很注重仪式,如“龙花会”。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明代的“白莲教”。它以忏悔仪式、性实践和焚香来诱导并联络会众的情绪。而另外的团体则抛弃仪式,更注重日常生活中的效果,例如“先天会”和“无为会”等。 迷信行为在中国仍可见。例如在庙中,由两个人抬着根小木棍,放在一块铺着沙子或香灰的四方木板上。在降神时,木棍在木板上“自动地”写起字或画起符来,然后有专门的人译读并解释这“来自其它世界的信息”。 参见护符、灵魂两个词条。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