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秦权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秦权分类:【传统文化】 秦代测定物体重量的器具。即秤锤。有铜制和铁制两种。秦权形制大多为馒头形,鼻纽型,一部分权身有瓜棱。秦始皇时代权器,权身刻有秦始皇二十六年的诏书:“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百姓)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故称此类秦权为“始皇诏铜(或铁)权。”秦二世时,秦权形制多为圆桶状、有瓜棱、空腹、鼻纽。其上除刻始皇二十六年诏书外,还刻有二世元年诏书,故称此类秦权为“两诏秦权”。秦权其身大多自铭斤数,铭某斤者为“斤权”,铭某钧者为“钧权”,铭石者为“石权”。秦权制一直沿用到两汉,只是汉代称权为“累”。 始皇二十六斤铜权 秦代为统一全国衡制而由中央官府颁发的标准衡器。以商鞅变法后的秦国衡制为标准,也包括秦统一后加刻诏书重新颁发的战国衡权。除传世秦权外,历年来在陕西咸阳、临潼秦陵、西安阿房宫遗址、宝鸡、甘肃秦安、山东文登、江苏盱眙、山西左云、河北圆场、河北宝丰、辽宁赤峰、辽宁敖汉旗等地都有出土。秦的衡制为: 1石等于120斤、1斤等于16两、1两等于4锱等于24铢。秦权大多为铜质,少数为铁质,也有陶质。形制如后世称锤,有的作瓜棱形,其重量单位有1斤、5斤、8斤、16斤、20斤、24斤、30斤、60斤、61斤、62斤、65斤等十余种。各权都带有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统一度量衡的诏书:“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有的后来还加刻秦二世元年(前209)诏书:“元年制诏丞相斯去疾,法度量尽始皇帝为之,皆有刻辞焉。今袭号,而刻辞不称始皇帝,其于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刻此诏,故刻左,使毋疑。”秦二世时期制作的权,则同时并刻两诏,个别权上刻有地名。衡权在全国各地的大量出土,表明秦代确向全国推行了统一的衡制。 高7.2、底径11.2厘米,重4020.96克。呈圆台形,鼻纽,权身刻秦始皇廿六年诏书十行:“二十六年,皇帝尽并天下诸候,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并有阳文铸铭“十六斤”三字。按自铭折算,每斤合251.3克。《梦 草堂吉金图》、《秦金文录》、《陶斋吉金录》、《小梭经阁金文拓本》等著录。 秦权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