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纺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纺车分类:【传统文化】 古代手工纺织生产重要工具。以轮摇转。初为手摇单绽纺车,扬雄《方言》称为“ 车”。 山东临沂银雀山、江苏铜山洪楼等地出土汉帛画上纺车图,其结构由大绳轮、铤子(插置纱绽)组成,分装于木架两端,以绳带传动,既可加捻,又能合绽。单绽纺车汉代已普遍使用。东晋顾恺之画、元代王祯《农书》中出现三绽脚踏棉纺车及三绽、五绽脚踏麻纺车。《农书》又记载了大纺车与水转大纺车,纺纱绽子达到32枚,以此纺麻,一昼夜可纺百斤。 把麻、葛、丝等纤维原料制成纺织品,第一步要纺成纱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使用“纺抟(tuan团,也叫纺锤)”纺纱。东汉之前,手摇单锭纺车取代了纺抟。手摇单锭纺车的功效比纺抟提高了约二十倍,但一昼夜也只能纺三两至五两纱。东晋之前,又发明了多锭(三锭)纺车。脚踏多锭纺车是我国古代纺织机械的一项重大发明。到了元代,又出现了脚踏五锭纺车,每昼夜可纺二斤纱。元代还发明了以人力、畜力、水力引动的三十二枚纱锭的大纺车,一昼夜可纺一百斤纱,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纺纱机械。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