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五)茧丝绸加工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五)茧丝绸加工新中国成立初期, 陕西没有缫丝厂。1962年, 蚕茧主产区安康地区建成小规模的缫丝厂, 生产能力只有2 420绪 (指在缫丝过程中,将熟茧离解后成绪丝, 再将若干根绪丝合成一根生丝, 将缫制一根生丝的机件称为绪), 年产厂丝不足百吨。1968年, 生产能力增至10 800绪, 年产厂丝270吨。1985年, 生产能力增至20 400绪, 年产厂丝500余吨。进入90年代, 陕西缫丝工业发展加快, 外贸、供销、经委系统均有新厂投产。1990年, 全省生产能力过4万绪, 年产厂丝能力1000吨以上。1995年, 又增至77 800绪, 年产厂丝能力达1 500吨以上。供销社在安康地区的紫阳、平利、岚皋、汉阴和安康等5个县 (市)建有缫丝厂, 生产能力为20 720绪,年生产厂丝能力为540吨。据统计, 1996年, 安康地区有烘茧灶427个, 年烘茧能力达到1万吨以上。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