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续资治通鉴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续资治通鉴分类:【传统文化】 书名。清代毕沅撰。220卷。上接《资治通鉴》,起自宋太祖建隆元年(960),下迄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凡411年。为编年体宋、辽、金、元史。毕沅以徐乾学《通鉴后编》未备,乃使著名学者邵晋涵、章学诚等以徐书为底本,参宋、辽、金、元四史和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叶隆礼《契丹国志》等史书及各家文集百余种,损益删补,用20年之力,四易其稿,撰成是书。又仿《通鉴》体例,自撰《考异》附于正文之下。全书文字简练,叙事详而不芜。虽多录旧史原文,缺少熔铸剪裁,考异亦不甚精详,但对了解宋、辽、金、元历史,仍有一定参考价值。 《资治通鉴》续书中最著名的一种。撰者毕沅(1730-1797),字秋帆,清代乾隆年间著名的学者官僚,官至湖广总督。此书虽然署名毕沅,但实际却出自众家之手,著名史学家邵晋涵、章学诚等均曾参与其事。司马光《资治通鉴》 问世后,便成为最流行的历史读物,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续书。续书分“续前”和 “续后” 两类,“续前”是补写上古至春秋末年的一段,如宋刘恕《通鉴外纪》和元金履祥《资治通鉴前编》,“续后” 则是续写宋太祖开国以后的一段,如南宋李焘 《续资治通鉴长编》、刘时举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长编》、明王宗沐和薛应?分别撰写的 《宋元资治通鉴》、清初徐乾学《资治通鉴后编》等。《续资治通鉴》最晚出,故能兼众家之长。此书以编年的形式,叙述宋、辽、金、元四朝的史事,又模仿 《资治通鉴》,自撰 《考异》,对史事的虚实和史料的真伪,都有细致的分析辨别。但是,此书模仿《资治通鉴》只是 “形似”,缺乏司马光那样的传神之笔,对旧史原文只有剪裁之工而无 “化腐朽为神奇” 的本领,其影响远远不能与《资治通鉴》相比。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