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罗隐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罗隐分类:【传统文化】 唐代诗人、散文家。字昭谏,自号江东生,新城(今浙江富阳)人,一说余杭(今属浙江)人。本名横,十举进士不第,乃改名“隐”。55岁时投奔镇海节度使钱槿(liú流),为钱所赏识,历任钱塘令、镇海军掌书记、节度判官、盐铁发运副使、著作佐郎等职。唐亡后,钱槿对后梁称臣,罗隐受给事中封爵,年77卒。所作近体诗较多,长于托物讽喻,如《蜂》、《柳》、《雪》、《蝉》诸作皆是。其抒怀、咏史之作,亦往往真切感人。诗中多用口语,通俗流畅,如“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自遣》);“只知事逐眼前去,不觉老从头上来”(《水边偶题》)之类,在民间广为流传。散文小品之笔锋犀利,所著《谗书》,“几乎全部是抗争和愤激之谈”(鲁迅《小品文的危机》)。清人辑有《罗昭谏集》。 唐文学家、诗人。本名横,字昭谏。余杭(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一作新登(今浙江省富阳县)人。以十举进士不第,乃改名行卷投书,遍游天下。黄巢起义后,唐广明中,避乱归乡,晚年东归吴越王钱槿幕下,任钱塘令及谏议大夫。唐之后,任梁给事中,以著述终年,卒年约八十余。讽刺散文成就比诗高,收在《谗书》中。这些小品文大多是“愤懑不平之言,不遇于当世无所以泄其怒之所作”。(方回《谗书》跋)其特点为议古刺今,多出新意。罗隐也自认为“所以警当世,而戒将来。”从中显示出他对现实的批判精神和杰出的艺术才能,如《英雄之言》深刻地揭露了那些以救民涂炭自命的帝王的虚伪本质。除小品外,还写有不少诗作,其中有反映唐代科举制度弊端的,也有写景咏物之作,特别是咏史大多用通俗口语,言浅意深,耐人寻味。名篇名句不少,如《牡丹花》“若道解语能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自遣》)“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鲁迅在《南腔北调集?小品文的危机》中对其作品有精僻见解:“几乎全部是抗争和愤激之谈。”在唐末诗风衰落之时,这是一颗大放奇彩的珍珠。事迹散见于《旧唐书?罗咸传》、《新唐书?藩镇魏博列传》、《古今新书》、《唐诗纪事》。有诗集《甲乙集》,清人辑有《罗昭谏集》。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