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4.“文化大革命”阶段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4.“文化大革命”阶段1966—1978年

这个阶段农业生产又受到严重挫折,各项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被中断,农村经济处于徘徊缓慢发展状态。1967—1969年,江苏农业连续3年减产,农业产值下降5.4%,粮食下降2.5%,社员分配减少。1970年,江苏认真贯彻周总理主持的北方农业会议精神,正确学习大寨精神,掀起了较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生产逐趋恢复。1975年,邓小平同志主持党和国家日常工作,提出一整套“整顿”的方针和措施,江苏开始纠正错误做法,坚持“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所有制,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鼓励社员经营少量的自留地、自留山和正常的家庭副业。1975年,全省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多种经营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农村经济形势开始有新的起色。但是,1975年末至1976年10月,农村经济又遭受江青反革命集团及其余党的破坏,在大力批判“唯生产力论”、“物质刺激”、“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情况下,干群发展生产特别是多种经营的积极性再次受到挫折。牲畜、家禽饲养量大幅度下降。“文化大革命”期间,广大干部和社员对破坏生产的逆流进行抵制,坚持生产,加上农村经营体制和管理体制一直比较稳定,集体积累有所增加,一些地方还起步发展了社队工业。至1976年,全省社队工业产值已达33.73亿元,比1965年增加10倍多。粮食增长41.2%,棉花、油料和副业生产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1976年10月后,省委、省政府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文件精神,重申和落实了有关政策,大力扶持和发展了社队企业,强化了农业生产指挥体系,农村经济建设重新出现转机。1977年和1978年,工农业总产值分别达到419亿元和485亿元,平均递增率为12.9%,粮棉均创历史最好水平,江苏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社队工业、副业产值的总和与农业产值相当的局面。1978年农民的收入仍很低,人均纯收入仅155元,与1965年相比,年均仅增长3.1元。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