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耶路撒冷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耶路撒冷分类:【文化精萃】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分别以各自的宗教传说奉为圣地的世界闻名古城。位于巴勒斯坦中部,最早为迦南人耶布斯部族的都城,命名为“耶路撒利姆”,意为和平之城。约公元前10世纪,为大卫王统治下的以色列王国的都城,大卫之子所罗门于此建造了圣殿,从而成为古犹太人的政治宗教中心。公元前586年,该城为巴比伦王所毁,前532年又为波斯侵占,之后相继附属于马其顿、托勒密、塞琉古诸王国。公元70年,为罗马军队彻底拆毁,犹太人流散世界各地。之后,阿拉伯人则逐渐成为该地区主要居民。公元1世纪,基督教在巴勒斯坦一带出现,耶稣最后在耶路撒冷受难,因而耶路撒冷又成为基督教的圣地。7世纪时,传说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希伯来文yerushalaim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分别以各自的宗教传说奉为圣地的世界闻名古城。位于巴勒斯坦中部,最早为迦南人耶布斯部族的都城,命名为“耶路撒利姆”,意为和平之城。约公元前10世纪,为大卫王统治下的以色列王国的都城,大卫之子所罗门于此建造了圣殿,从而成为古犹太人的政治宗教中心。公元前586年,该城为巴比伦王所毁,前532年又为波斯侵占,之后相继附属于马其顿、托勒密、塞琉古诸王国。公元70年,为罗马军队彻底拆毁,犹太人流散世界各地。之后,阿拉伯人则逐渐成为该地区主要居民。公元1世纪,基督教在巴勒斯坦一带出现,耶稣最后在耶路撒冷受难,因而耶路撒冷又成为基督教的圣地。7世纪时,传说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Muhammad 570―632)在他52岁时的一个夜晚,随天使由麦加来到耶路撒冷,踩着一块岩石,升上七重天,接受天启。这样,耶路撒冷又成了伊斯兰教的一个圣地。直到现在,耶路撒冷仍有三个安息日,星期五为穆斯林、星期六为犹太教、星期日为基督教的安息日。市内街道和橱窗里常标以三种文字:希伯来文、阿拉伯文和英文。宗教圣迹很多。如犹太教的哭墙、锡安山的圣殿遗址、大卫墓和基督教的晚餐室、圣墓教堂、各各他、以及犹太教、基督教共同尊奉的圣地橄榄山。此外还有伊斯兰的圣地。现该城总面积为160平方公里,人口约40万(1980年)。 世界闻名古城,阿拉伯人称之为 “古德斯”,意为 “圣城”; 希伯来人称之为“耶路撒冷”,意为 “和平之城”。位于巴勒斯坦中部,居民主要是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是古代以色列王国的都城,曾有一座建在锡安山上犹太教圣殿,至今尤存。距耶路撒冷南17公里的伯利恒马赫德山洞,据说是耶稣诞生地; 基督教相信,耶稣在这里被钉死于十字架上并于3天后复活,40天后升天,这里有他的圣墓教堂。它既是犹太教圣地,也是基督教圣地,同时它也是伊斯兰教圣地。这种三教圣地集于一城的特点,在世界上是罕见的。耶路撒冷成为伊斯兰教圣地,是公元621年以后的事。伊斯兰教传说,那年教历7月7日夜,天使唤醒沉睡的先知穆罕默德,要他乘上 “飞马”,从麦加夜行至耶路撒冷,由那里他踩在一块圣石上升至七层天,亲眼见到了真主的一切迹象和奥妙,会见了古代列圣阿丹、努海、易卜拉欣等,参观了天堂和地狱,于当夜黎明时平安返回麦加。因此,耶路撒冷便成仅次于麦加、麦地那的伊斯兰教第三大圣地。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